嗜酒如命的元武宗憨直可爱的元代有为青年

嗜酒如命的元武宗:元武宗(1280-1311),名海山,1207-1311年在位,在元朝是一位执政时间短而比较有为的皇帝 。酒这东西,是天使,是魔鬼,让人鲁莽冲动,让人挥洒激情 。古往今来,有人把酒吟诗,有人品酒歌啸,有人贪酒误事,有人借酒撒疯 。中国美酒,已经有几千年历史 。历代沉溺于酒色的帝王也不少 。史书上记载的酒鬼皇帝,不但昏庸的多,大半还都横暴凶残,动辄借酒杀人 。不过,今天要介绍的元朝武宗皇帝,却是位憨直得有些可爱的酒鬼皇帝 。
元武宗姓孛儿只斤,名叫海山,是元世祖忽必烈的曾孙 。他是统治中国的第八位元朝皇帝,他的皇帝之位,却是由弟弟帮忙争取来的 。曾征服中国并横扫欧亚的蒙古人,性情豪爽 。原来在1307年,海山的叔父,元朝皇帝成宗驾崩 。由于成宗的皇太子已然先死,故而在朝廷引发了继承人之争 。
海山是先帝的侄子,因此和弟弟艾育离拔力八达都是朝臣们拥立的对象 。而成宗的皇后则企图扶立成宗的弟弟海西王阿难答为新君,于是安排刺客,要杀死海山兄弟 。幸亏艾育离拔力八达智勇双全,抢先进入国都,挫败海西王的阴谋,控制了局势 。然后自任监国,迎接哥哥海山入京称帝 。海山当上皇帝,发号施令,要振作朝政,安顿天下 。他是依靠弟弟八达才得以登基的,对弟弟心存感激,想在自己死后把帝位传给弟弟 。
在封建社会,一般帝王传位的顺序是父死子嗣,不过也有少数兄终弟及的例子 。海山一心想保证兄弟继位的名分,竟然立自己的亲弟弟八达为“皇太子” 。虽然出自好心,凭空把弟弟降了一辈,也真让人哭笑不得 。从中大致可看出这位皇帝不拘一格的秉性了 。
海山继位之初,是很有一番作为的 。他拿出励精图治的派头,颁布一些新的政法,赈济灾民,减轻赋税,整改弊端,干劲十足 。他尤其提倡尊崇孔教,派官员往孔庙祭祀,又封孔子为“大成至圣文宣王”,还将据传为孔子所作的《孝经》翻译成蒙古文,刻版印刷之后,赏赐给当时的蒙古族王公贵族、文官武将人手一册 。一时之间,朝野礼教之风大盛 。
海山在对成宗皇后、海西王一党严加镇压的同时,采取了一些措施缓解国内矛盾,使得大元帝国得以从成宗后期的混乱中恢复过来 。孔庙 。儒家思想自汉朝逐渐成为中国主流思想,历朝历代都尊崇孔教,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往往也不例外 。君臣努力,马到成功 。
年轻的海山继位不久,就惊喜地发现,自己已经打造出了一处差强人意的“太平江山” 。这么着,最初单纯勤政的新鲜劲很快过去,海山开始放纵自己性子中喜欢享乐的一面 。其实大部分人都有好逸恶劳的潜质,海山作为豪爽的蒙古皇帝,懒散一下也无可厚非吧? 于是海山渐渐沉溺于酒色,经常彻夜召集妃嫔狂欢宴饮 。
除此之外,他娱乐不忘健身,还经常参加踢足球(蹴鞠)、摔跤以及管弦乐演奏等文体活动,生活质量也算丰富 。或许因为踢球摔跤等健康的享乐方式锻炼了身体,平衡了“适量”酒色造成的影响,海山在吃喝玩乐之余,还能分配出一部分精力临朝主政,勉强称得上是一个合格的君主 。一边干治理国家的政事,一边享受酒色,海山陛下真是“不亦乐乎” 。所谓“独乐不如与众乐”,喝醉酒的人心情好,海山给群臣颁发赏赐,那也是相当大方,以至于后来《元史》都给了他“封爵太盛,而遥授之官众,锡赉太隆,而泛赏之恩溥”的评价 。
海山还有一帮狐朋狗友,个个都是身怀绝技,比如说吹笙的,摔跤的,踢球的,这些人忠肝义胆,自然统统要官加官,要爵进爵 。这么着,成天看皇宫里娱乐时间,那些斗鸡走狗的,都是高官厚禄,好生热闹 。皇上估计还看得挺乐呢 。心情好,胃口就好,于是喝酒越喝越多,兴致也越来越大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