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佛教的演化发展:什么是原始佛教时期?

原始佛教:释迦牟尼创教及其弟子相继传承时期的佛教 。约为公元前6~前5世纪 。佛陀的说教最初是口传的,为了便于记忆,采取偈颂的形式,后来编集为由经、律、论组成的“三藏” 。在经藏中近代学者认为真正属于佛陀的教说和最早的经典是《经集》、《如是语经》和《无问自说经》,其中也包括一些戒律条文 。
原始佛教的基本教义是“四谛”、“八正道”和“十二因缘”,其核心内容是讲现实世界的苦难和解决苦难的方法 。其次,又从缘起思想出发,提出了“诸法无常”、“诸法无我”和“涅槃寂静”的学说 。后人把原始佛教的修持,概括为戒、定恝三学、慈悲喜舍四无量心以及四念处、四正断、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觉支等三十七菩提分法 。佛陀在世时反对婆罗门教四种姓的不平等制度,因此,在他所创立的僧团中允许各个种性和贱民参加 。另外,还容许教团中包括过在家生活的男女信徒,称为优婆塞、优婆夷或在家二众 。
【印度佛教的演化发展:什么是原始佛教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