郤克:春秋时期中期的晋国正卿

郤克(?-前587年),即郤献子,姬姓,郤氏,名克,谥献,春秋中期晋国正卿,身残志壮的元帅,郤芮嫡孙,郤缺嫡子 。生于世卿之家,而长于阡陌之间 。后继父为卿,与赵朔、栾书为至交 。
前592年,继随会执政 。对内和睦众卿,对外与楚周旋 。于前589年,大败齐师于鞍,吹响晋国复兴的号角 。对敌虽刻,对内则缓,其博闻多能、惠而内德、智能翼君,有赵衰、范会之风,故谥之曰"献" 。
前597年初,天下人听闻晋国的一把手郤缺死了,最兴奋的莫过于早已磨刀霍霍的楚庄王 。楚庄王决定乘此良机北上,与晋国再较高下 。前601年,赵盾死时,楚庄王就乘虚而入过,但晋国的局势竟然被狡猾的郤缺神奇般的挽回 。楚庄王不服,难道晋国的历任中军元帅都如赵盾、郤缺这般能干?
开春后,楚庄王亲自率领楚军主力北上,征讨郑国,发动了这些年来最强烈的一次进攻 。仅仅17天,郑国就难以支撑,准备向楚王求和,占卜一看"不吉利" 。于是郑襄公决定顽抗,楚军围攻了三个月,攻入郑国 。郑国求和,楚庄王接受媾和,并下令楚军退军30里 。雄才大略的楚庄王看重的自然不是这个小小的郑国 。正所谓"醉翁之意不在酒" 。
直到6月初,晋国在办完前任中军元帅的丧事、重组六卿后,由荀林父带兵南下,与楚军会猎于郑国 。从楚庄王出兵的开春到荀林父南下的六月,晋国人的动作太过缓慢……
晋军与楚军对峙于黄河,晋楚决战在即,晋军内部却发生了分歧 。晋军大部分将佐包括中军元帅荀林父、时任上军佐的郤克在内普遍认为,楚军势头强劲,领导优秀,内部团结 。相比之下,晋军则显得不够和睦,国君晋景公没来,正卿荀林父是个刚刚上任的领导,军中缺乏绝对的权威 。
另外晋军中还有少部分,如中军佐先谷,以及赵同、赵括(春秋时期的赵括,非纸上谈兵之赵括)两兄弟他们坚持:晋国人要以战为荣,以逃为耻,坚持出兵,与楚军决一死战 。考虑到先氏与赵氏两大家族在晋国的崇高地位,荀林父难以抉择 。经过一番激烈的争论,还是没有结果 。中军佐先谷决定不听号令,擅自带着先氏亲兵渡河,荀林父闻讯后大惊,司马韩厥提议全军出动,防止先氏被歼灭 。就这样,晋国全军被动应战 。
最要命的是晋军中还出现了一个捣蛋集团,他们平时不得宠,这时候巴不得自家军队大败而归 。
魏锜、赵旃以和谈的名义前往楚营 。两人前脚走,郤克就立刻提醒大家:这一对平时就愤愤不平的家伙去楚营,估计要去招惹敌人,咱们赶紧准备应敌吧,不然要吃败仗的!先縠反对:认为反正大家也没个统一注意,还准备什么?而郤克的上司士会则深以为然:有备无患,如果他们两个惹火了敌人,敌人掩杀过来,我们大家都可能全军覆没,所以一定要准备好 。
这次晋卿内部一团乱,但上军的几个领导间达成了一致 。情况紧急,来不及再等待荀元帅下达命令了,士会决定自己的上军单独行动:派大夫巩朔、韩穿在敖山前埋伏了七支伏兵,所以后来晋军战败,只有上军没有什么损失 。
后来的事实发展果如郤克所料,赵旃、魏锜在楚军阵前出丑卖乖,激怒了楚军 。楚军向晋军发起了总攻 。晋国人还没有做好准备,荀林父下令:先过黄河者有赏!晋军兵败如山倒,晋国人以极为耻辱的方式交出了霸权 。
尽管晋军惨败而归,但是士会、郤克的表现很抢眼,这也为他们的未来发展铺平了道路 。
邲之战之后,晋国君臣如梦方醒 。他们开始走上长达30年的复兴之路 。
前596年,在邲之战中被记大过的先谷回国后,整日心惊胆战,深恐受到牵连 。于是他勾结戎狄,进攻晋国 。阴谋失败后,晋景公将其新帐老账一起算,先氏惨遭灭族,退出晋国政坛 。郤克顺势提升为上军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