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历史上中国和越南的关系是怎么样的?

越南已故胡志明主席有句名言:“越中情谊深,同志加兄弟”,至今被越南人认同 。我1994年访越时,每逢谈到1979年中越边境反击战,越南朋友总是咧开嘴,大肚地一笑说:“兄弟有时候也打架,打完了还是兄弟,还得生活在一个屋檐下 。”话讲得合情合理 。也正因为他们自认小弟,耍赖才肆无忌惮,反正你不能总不理我 。
有朋友问,越南同我们到底是什么亲戚?亲到什么程度?
【古代历史上中国和越南的关系是怎么样的?】亲到进入中国版图比海南还早!公元前214年,秦始皇平定岭南,在那里设置桂林、南海、象郡三郡,其中的象郡就包括今天越南的中部、北部和广西的一部分 。秦朝末年天下大乱,时任南海尉的河北人赵陀,兼并三郡自立为王,于公元前207年建立南越国,称“南越武王” 。汉高祖刘邦正式册封之为南越王 。汉武帝元鼎五年(公元前112年),伏波将军路博德、楼船将军杨仆领水军十万,兵分四路直取南越,次年(前111年)设置交趾郡 。同年汉朝军队登上海南岛,公元前110年设置儋耳郡和珠崖郡 。如果说,秦始皇时海南是理论上进入版图,到了此时才完成实际的军事占领和行政管理 。又过了三百年,三国时期的东吴孙权,把越南和两广划分成两个行政区域,合浦以北为广州,合浦以南为交州 。再往后四百多年,唐高宗把交州改为安南部都护府,以后交趾改称安南 。
公元十世纪唐朝灭亡,天下大乱群雄并起,安南将军吴权于公元938年称王,结束了长达一千年的“内属时期”(越南人称“北属时期”),成为独立政权 。但吴权春秋短暂,六年后便陷入“十二使君之乱”,直到公元968年丁朝建立越南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改国号为“大瞿越国” 。也有专家认为,到了这个时候,“北属时期”才算真正结束,越南才算独立建国 。
在海南,是汉朝军民带来了铁制农具、铜铁冶炼、牛耕技术、六畜饲养、中原传统农艺、商品货币关系和儒家文化 。相比之下,越南比海南开化得早,甚至在赵陀建立南越国之前,交趾郡的这一进程便已开始,传统农业就相当发达,比海南农业文明的开端,早了近百年 。所以也有专家说,越南人比海南人更早当上中国人 。从汉代到唐代,越南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双双丰收,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中华传统文化在越南扎根比朝韩早,比日本更早 。正是这段“北属时期”,使越南在整个中南半岛独树一帜,其余国家都属于印度文化圈,唯独越南属于中华文化圈 。中国的汉字,被越南人使用了两千年,因而今天所有的古代文献,全部都是汉字文献 。所有的典籍都是汉字典籍 。中国的文化艺术,大量渗透进越南的文化艺术 。中国的《四书》、《五经》,曾经是越南人的教科书,哺育了无数的越南读书人 。科举考试曾经是越南寒士,改变个人命运的进身之阶 。同样信奉佛教,读汉字佛经的越南僧侣,就自以为比邻国读梵文佛经的僧侣,高出一等 。
直到今天,越南人身上仍有儒家文化的深刻烙印,与印度文化——包括佛教和印度教文化——相比,越南人更加富有进取精神,更加刻苦耐劳,更加崇尚节俭,和中国人更加息息相通 。在50年代的苏联,越南留学生和中国留学生一样成绩优异;在美国,越南移民和中国移民一样致富成功 。两国人民的思维方式极为接近,有太多共同的成语典故、伦理观念和哲理思想 。越南人民对《三国》、《水浒》、《西游》、《红楼》、《金瓶梅》同中国人民一样熟悉 。对许多事务,中国人作何反应,越南人也同样作何反应,不管是对还是错 。
值得庆幸的是,“北属时期”结束,中国和中华文化的影响并未结束 。从968年到1884年越南沦为法国殖民地之前,越南历代君主一直到中国皇朝,保持着藩邦与宗主的关系,年年上贡,岁岁来朝 。从宋朝到清朝,中越两国发生过七次战争,大体上可分为三类:一是越南内乱,求天朝上国发兵,协助平乱;二是越南北犯中国,遭到自卫反击;三是中国南伐,此事发生在宋末元初,蒙元大军为迂回攻打南宋而来,事成而退,并不占领一寸领土 。直到清代,阮文惠推翻后黎政权,还由乾隆册封为“安南国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