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汤简介历史上的御史大夫张汤的生平介绍

张汤简介:张汤(?—公元前116年12月) , 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人 , 因为治陈皇后、淮南、衡山谋反之事 , 得到汉武帝的赏识 。先后晋升为太中大夫、廷尉、御史大夫 。与赵禹编定《越宫律》、《朝律》等法律著作 。
张汤 , 西汉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地区)人 , 具体出生年份不祥 , 约为汉景帝中期 , 是典型的法家式官僚子弟出身 。现代心理学理论认为 , 人幼年的生活环境对其一生成长发展的影响是巨大的 , 潜意识中的刺激通常于悄无声息之中深刻地改变性格 , 而性格在某种程度上就决定着命运 。中国民间谚语也有“三岁看小 , 五岁看老” 。司马迁在《史记酷吏列传》里记有这样一件发生在张汤幼年时的小事 , 其中反映出的诸多信息将会帮助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张汤及以其为代表的酷吏群体的心态 。
“父为长安丞 , 出 , 汤为儿守舍 。还 , 鼠盗肉 , 父怒 , 笞汤 。汤掘熏得鼠及余肉 , 劾鼠掠治 , 传爰书 , 讯鞠论报 , 并取鼠与肉 , 具狱磔堂下 。父见之 , 视文辞如老狱吏 , 大惊 , 遂使书狱 。”以职业风格治家的张父因老鼠偷肉一事大发脾气 , 用竹板、荆条“笞”汤 , 体罚儿子 。请注意 , 笞刑是古代中国常见的正规刑罚之一 。受了委屈而又倔强的小张汤掘地三尺捕获盗鼠后 , 并非出口恶气一杀了之 , 而是一本正经地自设公堂 , 传布文书 , 刑讯定罪 , 最后宣读判决 , 将老鼠处以极刑 , 磔(肢解暴尸)于堂下 。再请注意 , 磔刑是远古残酷周刑之一 , 即今人俗语“五马分尸” 。担任公职多年的父亲见证情景 , 也得“大惊” , 从此发现了张汤的天赋 , 让他助理代案 , 专写司法文书 。(关于汉代诉讼审判制度 , 文献记载不多 , 主要描述就在《酷吏列传》及张汤审鼠这一段 。)通过对上述事件的分析 , 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首先 , 家庭环境的影响、张汤自身的兴趣和才能以及其父对他的专业培训 , 都使他非常适合担任“刀笔吏”职务 , 从事司法工作 , 这与他后来能位列三公、成为御史大夫关系极大;其次 , 张汤小小年纪性格中残忍冷血的一面已初显端倪 , 具有强烈的暴力倾向 , 其后更是愈演愈烈直至成为一代酷吏 , “令天下重足而立 , 侧目而视” , 但同时也为其一生最终的悲惨结局埋下了伏笔 。
张父死后 , 张汤顶班当了多年长安吏 。他的政治发迹 , 先是因为救助过周阳侯田胜 , 而被引见朝中贵族 , 在当时名酷吏宁成手下任职 。接着攀交上田胜之兄丞相田蚡 , 遂被推荐给汉武帝 , 提升为御史 。张汤仕途上的崭露头角始于公元前135年的陈皇后巫蛊案 。皇后陈阿娇(成语“金屋藏娇”的女主角)为与美人卫子夫争宠 , 召集巫婆于后宫施法念咒 。武帝下令严查此事 。张汤借机发挥酷吏本色 , 网罗无辜 。“汤深竟党与 , 相连及诛者三百余人 , 楚服枭首于市” , 被牵连者达上千人 。既而陈阿娇被废 , 卫子夫新立为后 。因办案有功 , 张汤升职为太中大夫 , 从此为武帝所赏识一路青云直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