郤克惨烈复仇之战,战后竟要齐国国母当人质

公元前590年3月,因为鲁、齐关系进一步恶化,鲁国不得不“作丘甲” 。《司马法》云:“九夫为井,四井为邑,四邑为丘,四丘为甸”,可见“丘”是当时社会基层组织的名字 。“甲”,古时有两种含义:一是指铠甲,二是甲士 。对于“作丘甲”,因此也出现了各种不同的解释:有人说“作丘甲”就是一丘之人作铠甲,也有人说是一丘之人出甲士 。不管是哪种说法,实际上都是鲁国为了应付越来越恶化的外部环境,变相地提高军“赋” 。
同年夏,鲁人风闻齐国将联合楚师前来攻打鲁国,便紧急派出大夫臧孙许前往晋国,在赤棘(晋地,不详所在)与晋人结盟 。
同年底,臧孙许又紧急下令鲁国全国调整军赋、修筑城墙,做好都城守备工作 。
这一年从头到尾,为了防备齐国入侵,鲁国上上下下都高度紧张,丝毫不敢松懈 。鲁国准备得再充分,无奈齐国实力是太强了:公元前589年春,齐顷公亲率大军入侵鲁国,三天之内就攻占了鲁国的北部边境城邑龙(山东泰安县东南),然后趁势继续南下,一直攻打到了巢丘(山东泰安附近) 。
为救援鲁国,卫穆公派出孙良夫、石稷、宁相、向禽将前去攻打齐国,与齐军在新筑(今地不详,当为卫地)遭遇 。可是,在这年4月,卫国救援之师也被齐国击败!
自齐桓公之后,齐国就再也未能称霸江湖 。但是,齐国实力却胜过卫国、鲁国太多 。鲁、卫二国自春秋早期被齐国玩弄于股掌之中多年后,已经很难与齐国对抗 。
眼看无法抵御强大的齐国,卫、鲁二国没办法,只能向晋国求救了 。
向晋国求救,不但是因为鲁、卫二国长期与晋国结盟,也是因为一件小事,让鲁、卫二国与晋国站在了同一阵线上 。
三年前,晋国郤克、卫国孙良夫、鲁国季孙行父、曹国公子手一同访问齐国 。这四国使者中,郤克腿瘸,孙良夫瞎了一只眼,季孙行父是秃子,公子手是驼背 。齐顷公为了取悦母亲,便故意从齐国找来四个同样残疾的人来分别服侍这四位使者:瘸子服侍瘸使、瞎子服侍瞎使、秃子服侍秃使、驼背服侍驼使 。这引起了各国使者的极大愤慨,晋国使者郤克更是在齐国当场发誓:“如果不能报此侮辱,今生誓不跨过黄河一步!”
如今鲁、卫两国对齐国都无可奈何,便向晋国求援 。因为这段渊源,两国使者在请求晋国出师之时,都希望能让郤克作为主帅 。
郤克作为晋国正卿,这些年来对齐国的怨念始终未能消除,也是一个大隐患 。晋景公见盟友集体前来请战,便顺势同意了郤克的伐齐请求 。
公元前589年6月,郤克任中军主帅,士燮任上军佐,栾书任下军主帅,三人率领晋国八百乘大军,紧跟齐国军队到达了卫国莘邑(山东莘县北) 。6月16日,晋军又前进到靡筓山下(山东济南千佛山) 。
面对晋、卫、鲁、曹四国大军,齐顷公毫不畏惧,主动向晋军请战 。因为害怕晋国军队不战而退,齐顷公还故意派出大夫高固前往晋军营中单挑 。
高固驾车冲入晋国军营后,举起石头就砸向晋国士兵,然后趁晋军士兵慌张之际就抓了一位俘虏上了战车 。然后,高固在战车后系上了桑木枝,驾车在晋军营前炫耀:“想要勇气者,过来买我的剩余勇气吧!”
也难怪,自从邲之战大败于楚国后,晋国一直有些萎靡不振 。齐国再怎么说,也是曾经的江湖霸主,近些年外战也是屡战屡胜 。更何况,齐国与楚国此时结成了同盟,何必要去害怕一只病猫呢?
既然齐顷公求战,郤克当然没有不同意之理 。
6月17日,两军在鞍(山东济南西南)摆开战阵,正式开战了 。齐国大夫邴夏为齐顷公驾车,逢丑父担任车右 。开战前,齐顷公信心满满,对着齐军大喊:“我今日姑且灭了这些小辈,再吃早餐!”说完,不待马披上铠甲,就率军直冲向了晋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