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和湖北原本是一个省份,为什么在1664年的时候分开了

湖南省和湖北省,很长一段时间,它们都是同一个省份 。那时,它们被称为湖广省 。湖广省作为一个正式的省份名字,它的历史最早可以追述至元朝 。当时的湖广省,管辖面积极大 。
除了现在湖北省、湖南省,还包括广东省全部,以及现在的广西、贵州一部分 。元朝时,湖广省是当时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 。明朝时,继承了湖广省的名字,设立湖广布政使司 。不过,管辖面积缩小很多,就只有今天的湖北省、湖南省 。
但是,到了康熙三年,公元1664年的时候,朝廷下旨,将湖广省拆分为两个部分 。北边改称湖北省,把省会设立在武昌 。南边改称湖南省,把省会放在长沙 。
既然湖广省的历史,已经存在了数百年的时间,为什么要在清朝时拆分为两个省份,而且还是在康熙初年呢?
要想了解事实的真相,就要回到当时的历史中追寻 。康熙初期,清朝才基本占领天下 。顺治年间,虽然入关北京,但更多时间,基本耗费在战争,以及定立朝廷礼仪制度上 。
对于设置地方行省制度调整的事情,并没有花太多精力 。毕竟这种事情极为复杂 。清朝直到乾隆时期,才把地方行省,以及地方总督、巡抚的职权大致调整完毕 。
不过,把湖广省划分为两个省份的事情,也并非突然 。顺治年间,就已经有一些端倪 。清朝入关后,仍是继承明朝制度,设立湖广省 。
当时天下经历多年战乱,很多人都被迫放弃土地流亡 。导致出现大量土地荒芜的情况 。这就导致清朝军队筹措军饷的困难 。为此,顺治时期,朝廷曾下令,让各地推行屯田开荒的政策 。
而在湖广省推行屯田时,就已经分别在湖南、湖北设立屯道,分区开垦屯田 。之所以会选择这种做法,主要是因为,湖广省的面积辽阔 。如果对比全国各省的行政区面积,湖广省位居前列 。分开屯田,更方便事务处理 。
湖广省的面积辽阔,为后来的划分两省打下基础 。除了面积的辽阔,湖广省的实力,也是一个很大的因素 。湖广省是一个重要的产粮地,人口数量多 。康熙年间,还曾把湖广地区部分人口迁往四川 。
而且,这个地方出现太多的人才 。如果这些人不能被朝廷所用,对皇帝而言,只是意味着危险 。当然,清朝重开科举,对于拉拢人心,确实有很大帮助 。
其实,当时遭到拆分的,并不是只有湖广省 。清朝初年的江南省,也被拆分为江苏省和安徽省 。因为江南省管辖内,拥有江南地区的富庶和人才 。
所以,为了更好的统治,以及朝廷的不放心,成为湖广省被拆分的一个重要因素 。但是,会在康熙三年被拆分,则是因为直到当时,湖广省才被完全纳入管辖中 。
相比之下,拆分江南省的时间更早 。在顺治年间,江南省就已经被拆分为江南左和江南右 。因为清朝更早占领这里,并囤积驻扎了大量重兵 。这里属于完全掌控之中 。
可是,拿下湖广省,对于清朝而言,却费劲很多 。一方面是因为,清朝在平定天下时,主要进攻路线,都是那些南明朝廷的所在地 。
一路沿南京、福建、广州,最后逼近云贵地区,把南明小朝廷逼进缅甸 。而湖广地区,相对而言,就处于次要位置 。而且,要想完全占领,并不容易 。
更重要的是,当时长江三峡一带,有一支长期抵抗清朝的军队 。他们被称为“夔东十三家” 。他们曾是李自成率领的军队 。清朝入关,李自成败亡后,大顺军跟南明朝廷联合,共同抗清 。
【湖南和湖北原本是一个省份,为什么在1664年的时候分开了】跟一般军队相比,这支军队都是久经战场的老兵 。他们更富有战斗经验,也更顽强 。在南明朝廷先后沦陷后,“夔东十三家”依然在坚持 。他们为了抗清,选择一边种田,同时跟清军交战 。清朝虽多次围剿,却无法成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