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九四九冻死狗!古诗和谚语中的冷

本周,今冬以来最强冷空气来袭,我国大部将经历入冬后最冷一周 。
1月21日至25日,全国大部将出现大风和强降温天气,气温将出现入冬以来最低值 。湖北、安徽、江苏、上海、浙江、江西、湖南7省市将有小到中雨转大到暴雪,迎来“赏雪”模式 。
很多人恐怕都要嚷嚷要“冻成狗”了,其实老祖宗早就留下了三九天、四九天“冻死狗”的民谚,果然是一家人啊!让我们来看看他们还讲了啥 。
古诗告诉你
你冷,古人比你更冷!
冷怎么办?当然要发牢骚 。
但古人发牢骚的方式可比我们高级多了,人家吟诗那是随口就来 。看着这些诗句,想象着古人被冻得瑟瑟发抖的样子,突然觉得自己都不可怜了呢!
然后,还可以跟古人学学,怎么冷得有文化!
百泉冻皆咽,我吟寒更切 。
——刘驾《苦寒吟》
溪深难受雪,山冻不流云 。
——清·洪升《雪望》
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 。
——杜甫《对雪》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
——白居易《夜雪》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
——杜甫《绝句》
明月照积雪,朔风劲且哀 。
【三九四九冻死狗!古诗和谚语中的冷】——南朝宋·谢灵运《岁暮》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
——李白《行路难》
燕山雪花大如席,纷纷吹落轩辕台 。
——李白《北风行》
旋扑珠帘过粉墙,轻于柳絮重于霜 。
——李商隐《对雪二首》
地白风色寒,雪花大如手 。
——李白《嘲王历阳不肯饮酒》
严冬不肃杀,何以见阳春 。
——吕温《孟冬蒲津关河亭作》
隔牖风惊竹,开门雪满山 。
——王维《冬晚对雪忆胡居士家》
霜严衣带断,指直不得结 。
——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寒风摧树木,严霜结庭兰 。
——汉·乐府古辞《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天寒色青苍,北风叫枯桑 。
厚冰无裂文,短日有冷光 。
——孟郊《苦寒吟》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
——柳宗元《江雪》
水声冰下咽,沙路雪中平 。
——刘长卿《酬张夏雪夜赴州访别途中苦寒作》
才见岭头云似盖,已惊岩下雪如尘 。
千峰笋石千株玉,万树松萝万朵云 。
——元稹《南秦雪》
凄凄岁暮风,翳翳经日雪 。
——晋·陶渊明《癸卯岁十二月中作与从弟敬远》
梅花喜欢漫天雪,冻死苍蝇未足奇 。
——毛泽东《咏梅》
隆冬到来时,百花即已绝 。
——陈毅《梅》
各地“九九歌”
全国人民都在冷!
“九九歌”是汉族民间谚语 。“九九”指冬至或夏至后的八十一天,一个叫“冬九九”,一个叫“夏九九” 。民间一般指冬九九,每九天为一个“九”,按次称为头九、二九、三九直至“九九”,即所谓“数九寒天” 。
中国古代尤其是北方地区的人,御寒保暖条件简陋,人们对天寒地冻产生恐惧感,觉得冬季特别漫长 。为挨过漫长冬季,人们遂发明“数九”方法,以打发时间,当时围着家眷数九亦被视为逍遥境界 。
据说,此次强降温可能是1971年以来之最冷 。呵呵,我们恐怕也要学学这种逍遥境界了,不然可怎么过……
九九歌(北京)
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
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雁来
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九九歌(长沙)
初九二九,相逢不出手(手插在袖筒或口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