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得到徐州之后做了哪些措施来保住徐州徐州为什么那么重要

刘备得到了徐州,但因为实力不够,一直有危机感 。自己是徐州外来户,机遇巧合成了这里的宗主,刘备要用最快的速度培养自己人把基础打牢 。
1、吸纳人才,增加人脉
其实,早在刘备担任豫州刺史以后,就开始笼络人才了,也就是在兴平元年春前后 。(《三国志》兴平元年春,太祖自徐州还)
刘备除了安排世家陈群为豫州刺史别驾之外,还推举陈国袁氏家族的袁涣为茂才,袁涣虽然不属汝南袁氏一支,但同样来自望族世家 。袁涣的父亲袁滂,曾经担任过司徒,文化泰斗蔡邕是他的表兄弟 。
汉朝人才的进阶之路是察举制,没有地方官员的推荐,一般人很难能进入仕途 。所以,通常而言,你举荐的人,就成了你的人,以后是会相互照应的 。这是后世学生在官场里依附师门潜规则的前规则 。(《三国志》刘备之为豫州,举(袁)涣茂才)
袁涣的才能如何另说,刘备需要的是增加人脉,而不是唯才是举的虚名 。
【刘备得到徐州之后做了哪些措施来保住徐州徐州为什么那么重要】另外,刘备在此期间招来了自己的第一个亲兵卫队长:陈到 。陈到是豫州汝南人,为人忠勇 。后来成为白毦兵的统领,侍奉刘备、刘禅两代君王 。大家更熟悉另一位刘备的卫队长:赵云 。不过赵云在本系列结束前,也没出现 。
成为徐州牧以后,刘备继续招贤纳士,安置自己人 。
糜竺虽然不是士族,但他是徐州祖传大贾,是念着“金子一袋子,沙子一屋子”咒语种金子的人家 。糜竺比起边塞公孙瓒的三个大款兄弟强很多,不敢说身价是他们的总和,但一定比得过其中任何一个人 。而且糜竺还是陶谦的别驾,有着儒商加官商的风范 。
糜竺被刘备迷住了,他对刘备的情谊甚至比刘备对关、张还好 。糜竺并不擅长政务和军事,但刘备很宽厚并不介意,他给了糜竺一个偏将军的闲职,陪伴自己左右 。对别人要求不能太高,都给清空购物车了还要啥自行车 。
刘备任命糜竺的弟弟糜芳担任彭城国相 。(《三国志》后曹公表竺领嬴郡太守,竺弟芳为彭城相,皆去官,随先主周旋 。)
青州北海郡人孙乾被刘备任用为徐州从事 。
孙乾,是郑玄推荐给刘备的 。郑玄是汉代经学第一人,他将之前的经学融汇贯通,整而齐之,建立了系统的经学 。郑玄也是北海郡人,并且是卢植的“带拉师弟” 。刘备看到泰斗加师叔,介绍了同乡来,自然重用 。(《三国志》(郑)玄荐乾於州 。乾被辟命,玄所举也 。)
成为徐州牧的刘备再次推举茂才 。
东汉的察举制度,各州每年只有一个茂才的名额,加上三公各有一票,全国每年也就能推举出二、三十个茂才 。因此,刘备非常慎重,经过千挑万选仔细斟酌,最后,他推举袁谭为茂才 。刘备完全是凭袁谭的个人能力推举的,跟袁绍一点儿关系都没有 。刘备知道:能力之外的资本等于零 。
魏、蜀、吴三家,刘备最草根 。曹操有背景有朝廷,孙权有父兄的家业,只有刘备是白手起家从摊贩干起,最后成功上市 。从刘备举茂才的手法看,成功的人必然有成功原因 。
不过,也正因为刘备的外来草根属性,所以,徐州大部分的人才并没有跟随刘备 。最典型的是张昭,陈矫和徐宣这些人 。
虽然他们几个有隐士情节,不听从官府的征辟 。但最终张昭跟随了孙策,陈、许跟随了曹操,而且,他们都非常认可陈登,刘备并没有充分利用好陈登的附加值 。
可见,此时的刘备在政治影响上非常微弱,而陈登跟刘备的合作,也是有所保留的 。
当时刘备身边的遗珠还不止这三位,像太史慈、鲁肃、步骘等等不胜枚举,太史慈为了救孔融还向刘备借过兵 。而鲁肃虽然跟周瑜有借米之谊,定“侨、札之分”(《三国志》),但此时的他也在打算去投奔曹操势力,只是后来周瑜抢先接走了鲁肃的母亲 。(《三国志》肃答然其计 。葬毕还曲阿,欲北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