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10年打开数千心门,她捧出一颗心不带半根草去!( 二 )



4
一个人一言一行影响另一个人

大三那年,李涵收到未管所的一封信。在过去的两年里,李涵经常活跃在社团、学生会的各种丰富活动中,已经把未管所的经历抛之脑后。打开信封,“对不起”三个字让李涵一下子想起了那段过往,想起了那个让她在组织活动中频频受阻遭受挫败还浑然不知谁在操控全局的男生,也恰巧因为李涵当年的热情、单纯、真心和善良,从没用异样的眼光看待他,才给这个深谙世故的男生留下了深刻印象。
这件事对李涵影响很大,她意识到青少年的改变需要时间等待,原来真的有一个人短暂的出现可以引发另一个人长久的思考,李涵忽然明白了社工的重要性、意义和责任,他们就像走进“问题少年”灰暗人生的一盏灯。
李涵说,“当这些孩子发现你在感受他们的感受,维护他们的自尊,理解他们的不良行为,试图保护他们,帮助他们找到快乐,做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时,他也会慢慢对你产生信任。”
帮扶的技巧和方法有千百种,但有一点不变,就是李涵会首先站在对方的角度理解他们的困难和痛苦,分析他们无法对抗伤害、改变境遇的原因,看得到他们在持续伤害的痛苦中依然维持生活的强大能量,而非质疑和强求,也正是这样的同理心和共情力让李涵渐渐抚平了受害者的心灵,打开了一个个心结。
自从做了社工,李涵改变了许多,剪了短发,从不化妆,装扮得像个男孩儿,她关注这些未成年人爱穿的品牌、兴趣爱好,发现他们爱打游戏后,李涵也开始玩“吃鸡”和“王者荣耀”,原本1.0的眼睛现在高度散光。李涵说,这是找到共同话题,快速建立联系熟络起来的有效方式。
李涵不喜欢以说教者的姿态强制他们做出改变,这只会让叛逆少年更加叛逆。 她身体力行地把理解、平等、尊重、接纳融入和未成年被害人相处的方方面面,也赢得了孩子们的心,他们从不叫李涵老师,而是称呼她“大哥”或者“大涵”。

“一句不放弃,她坚守了10年”

每周,李涵都要和同事开车五六百公里到一些偏远的地方家访,了解这些未成年人的生活环境。由于长时间的工作,饮食作息的不规律,李涵和同事们身体频频出现状况,近乎透支。李涵头发都掉得厉害,其中一个同事刚来事务所的时候一百零几斤,现在因为“过劳肥”体重已经达到一百七十斤。
【 未成年人|10年打开数千心门,她捧出一颗心不带半根草去!】李涵从当初误打误撞选择社工专业,到如今坚守在社工岗位上,这一路走来,她没从未停止前进的脚步。
10年,李涵和同事们帮扶了北京四千多名未成年人,一个个鲜活的人生经历让李涵感慨颇深。“听的人生多了,反思多了,体会多了,会觉得自己身上的担子越来越重,对社会的责任越来越大。”李涵时常苛责自己,总觉得对孩子们的帮助还不够。
10年,李涵的同龄人一个个都富裕起来,李涵的压力却一年比一年大,一年比一年更忙,不仅要忙于一线服务,还要专注这个领域的理论研究。她说,干这行没考虑挣不挣钱,也从不后悔当初的选择,虽然经济上清贫点,但在精神上得到了补偿。有时候她也想休息,但被害人迫切的需求,肩上背负的行业责任促使她不能停下脚步。李涵说,再忙也绝对不脱离一线服务,每年至少做一个案例,她不能放弃他们,这是她的底线。
李涵希望每一个司法社工都能出现在未成年被害人需要的时刻,在他们的青春里留下一米阳光。
来源:共青团新闻联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