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人把钱放袖子里不怕掉吗?原来里面另有乾坤

【古代人把钱放袖子里不怕掉吗?原来里面另有乾坤】古代人的衣服袖子是有些都很大 , 但是他们怎么都喜欢把银子或者其他东西装袖子里呢?而且手垂直的时候还不会掉出来 。这个问题小时候看电视的时候也想过 。不过也不是所有东西都放袖子里呀 , 也有塞怀里的 , 看古装剧那些人逛街的时候也有很多人腰间挂有一个荷包钱袋 。言归正传 , 那么 , 宽宽大大的袖子为什么能放东西呢?
我国古人的服装没有什么口袋 , 但也不是所有东西都放在袖子里的 , 有时候塞进腰带或挂一个荷包 , 也可能放在胸口的衣襟里 , 还有时背包裹出行 。要是王公贵族的话 , 就直接让下人拿回去好了 , 何必自己受累 。把东西放进袖子的这种情况多半是发生在像上朝这样重要的场合 , 毕竟都是有身份地位的人 , 直接伸手到怀里掏东西还是不太雅观啊 , 而且这样做的条件是衣服有大袖子 , 因为古人也穿窄袖的衣服 。汉服中有一种琵琶袖 , 多见于明制汉服 。
琵琶袖的特别之处就在于 , 它的袖口很小 , 跟手腕大小相似 , 所以是可以放一些东西的 。其他的衣服则有个非常显著的特点——袖子大 , 所以有“城中好大袖 , 四方全匹帛”这样的说法 。古人中基本只有文人贵族才会穿这种大袖的衣服 , 普通的下层群众因为劳动的缘故 , 通常会穿短袖或者把袖子勒起来 。而一般咱们看到的古人穿的宽袍大袖 , 是在袖子里面缝有跟袖口开口方向相反的口袋 , 口袋呈收口的梯形状 , 可以放一些银两、书信等东西 , 比较方便 。还由此出现一些名词 , 比如“袖珍”原意指的就是衣袖里藏的小件奇珍宝物 , “两袖清风”说的是袖子里没有装钱 , 所以很清贫 。
古人的衣服也能装大物件 , 如“窃符救赵”中 , 信陵君夺兵权杀晋鄙时用的就是“朱亥袖四十斤铁猪” 。而且这些口袋多在手肘后 , 而非袖口处 , 这样是为了避免抬起手臂时东西掉出来 。东晋葛洪的医书《肘后备急方》中的“肘后”就是说这书能放在肘后的口袋里随身携带 。不过清朝入关后 , 便改掉了这种“中华衣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