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家族舞蹈毛古斯舞是中国古代戏剧的活化石

毛古斯舞 , 是土家族一种历史悠久的传统舞蹈 , 土家族语称“谷斯拔帕舞”、“帕帕格次”或“拨步卡” , 汉语多称为“毛古斯”或“毛猎舞” 。它产生于土家族祭祀仪式中 , 是土家族一种古老的舞蹈 , 被称为“中国古代戏剧舞蹈的最远源头”、“中国古代戏剧舞蹈的活化石” 。

土家族没有文字 , 但毛古斯舞代代相传不衰 , 其表演形态中所保留着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祖神崇拜等远古信仰符号和写意性、虚拟性、模仿性等艺术元素 。它表演粗犷豪放、刚劲激昂 , 让人领略到远古原始风情 , 土家族每逢过年节跳摆手舞 , 都要跳这种古老的舞蹈 。
毛古斯舞是一种具有人物、对白、简单的故事情节和一定的表演程式的原始戏剧舞蹈 , 它以近似戏曲的写意、虚拟、假定等艺术手法表演土家先民渔、猎、农耕等生产内容 , 既有舞蹈的特征 , 又有戏剧的表演性 , 两者杂糅交织 , 浑然一体 。表演大多与跳摆手舞时穿插进行 , 有时在一定场合单独表演 。

毛古斯舞动作特点别具一格 , 表演者屈膝 , 浑身抖动 , 全身茅草唰唰作响 , 头上五条大辫子左右不停摆动 , 表演中碎步进退 , 左右跳摆 , 摇头抖肩 。“打露水”、“扫进扫出”、“围猎”、“获猎庆胜”等内容 , 可根据表演动作清楚地分辨出来 。该舞蹈最突出的特色在于服饰的风格 , 表演者身穿草衣树皮 , 古朴大方 , 极具原始风情 。表演对话时要求变腔变调 , 使观者辨认不出表演者的真实身份 。

跳“毛古斯” , 规模大者要跳六个晚上 , 主要以土家族的历史、渔猎、婚姻、生活等为内容 , 舞蹈从动作到内容 , 都别具一格 。演出自始至终 , 讲土话、唱土歌 , 形态滑稽 , 诙诣有趣 。碎步进退 , 曲膝抖身 , 左跳右摆 , 浑身颤动 。摇头耸肩 , 茅草刷刷作响 , 全是模仿古人的粗犷的仪态 。

跳“毛古斯” , 一般由十五六人组成 , 为首的祖辈叫“拔步长” , 其他的是小辈儿孙 。这样就组合成一个家庭 , 无论辈份高低 , 浑身都得用稻草、茅草、树叶包扎 , 甚至脸面也用稻草树叶遮盖住 , 头上还要扎五条大棕叶瓣子 , 四根稍弯 , 分向四面下垂 。跳演至《接亲》时 , 特别要用稻草扎根男性生殖器 , 夹在两腿中 。观看跳演的人 , 没有谁认为是“丑事” , 却觉得这样装扮才真实 。

跳“毛古斯”的形式 , 相当自由 , 不受内容的限制 。可歌可舞 , 可做游戏 , 玩杂耍 , 翻跟斗 , 打秋千 。但以对白为主体 , 方式灵活多样 , 观众也可答话插白 。
毛古斯舞不仅对研究土家族最初的生活形态、生活方式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 , 其表演形态中所保留的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祖神崇拜等远古信仰符号和写意性、虚拟性、模仿性等艺术元素 , 更是一笔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 。

【土家族舞蹈毛古斯舞是中国古代戏剧的活化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