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米诺骨牌效应是什么意思?典故是什么

楚国有个边境城邑叫卑梁,那里的姑娘和吴国边境城邑的姑娘同在边境上采桑叶,她们在做游戏时,吴国的姑娘不小心踩伤了卑梁的姑娘 。卑梁的人带着受伤的姑娘去责备吴国人 。吴国人出言不恭,卑梁人十分恼火,杀死吴人走了 。吴国人去卑梁报复,把那个卑梁人全家都杀了 。
卑梁的守邑大夫大怒,说:“吴国人怎么敢攻打我的城邑?”
于是发兵反击吴人,把当地的吴人老幼全都杀死了 。
吴王夷昧听到这件事后很生气,派人领兵入侵楚国的边境城邑,攻占夷以后才离去 。吴国和楚国因此发生了大规模的冲突 。吴国公子光又率领军队在鸡父和楚国人交战,大败楚军,俘获了楚军的主帅潘子臣、小帷子以及陈国的大夫夏啮,又接着攻打郢都,俘虏了楚平王的夫人回国 。
【多米诺骨牌效应是什么意思?典故是什么】从做游戏踩伤脚,一直到两国爆发大规模的战争,直到吴军攻入郢都,中间一系列的演变过程,似乎有一种无形的力量把事件一步步无可挽回地推入不可收拾的境地 。这种现象,我们称之为多米诺骨牌效应 。
关于多米诺骨牌效应,还要从我国的宋朝开始说起 。
宋宣宗二年(公元1120年),民间出现了一种名叫“骨牌”的游戏 。这种骨牌游戏在宋高宗时传入宫中,随后迅速在全国盛行 。当时的骨牌多由牙骨制成,所以骨牌又有“牙牌”之称,民间则称之为“牌九” 。
1849年8月16日,一位名叫多米诺的意大利传教士把这种骨牌带回了米兰 。作为最珍贵的礼物,他把骨牌送给了小女儿 。多米诺为了让更多的人玩上骨牌,制作了大量的木制骨牌,并发明了各种的玩法 。不久,木制骨牌就迅速地在意大利及整个欧洲传播,骨牌游戏成了欧洲人的一项高雅运动 。
后来,人们为了感谢多米诺给他们带来这么好的一项运动,就把这种骨牌游戏命名为“多米诺” 。到19世纪,多米诺已经成为世界性的运动 。在非奥运项目中,它是知名度最高、参加人数最多、扩展地域最广的体育运动 。
从那以后,“多米诺”成为一种流行用语 。在一个相互联系的系统中,一个很小的初始能量就可能产生一连串的连锁反应,人们就把它们称为“多米诺骨牌效应”或“多米诺效应” 。
头上掉一根头发,很正常;再掉一根,也不用担心;还掉一根,仍旧不必忧虑……长此以往,一根根头发掉下去,最后秃头出现了 。哲学上叫这种现象为“秃头论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