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朝北魏的盖吴起义是怎么回事盖吴起义的经过及结果

盖吴(417——446年) , 北魏时期关陇人民大起义首领 。他是卢水胡人(匈奴左沮渠部后代) , 生于北地郡(治今陕西富平县东北古义亭城) 。
魏太延五年(439)北凉灭亡 。北魏王朝统一了北方 , 结束了长达一百多年的五胡十六国混战局面 。但是 , 拓跋氏统治者主宰中原之后 , 对北方各族人民实行残酷的掠夺和压迫 。农民四处逃亡 , 田地荒芜 , 十室九空 , 陇东、关中尤甚 。民族矛盾和阶段矛盾十分尖锐 。
在这种形势下 , 29岁的青年英雄盖吴 , 于魏太平真君六年(445)九月 , 在杏城(今陕西黄陵县)聚众起义 。关陇地区的汉、胡、屠各、氐、羌各族人民纷纷响应 , 很短时间 , 起义军就发展到十万人 , 声势浩大 。十月 , 北魏驻守长安镇的副将元纥出兵镇压起义 , 被义军打得大败 , 元纥临阵被斩 。北魏朝廷震动 , 太武帝拓跋焘忙命将军叔孙拔统辖并、秦、雍三州兵马 , 驻防渭北 , 阻击起义军南下 。
十一月 , 盖吴派遣部将白广平率部西攻新平郡(治所在今陕西彬县) , 一举得胜 。义军继续西进 , 攻下了千城(今陕西陇县) , 杀了魏军守将 。盖吴自己率主力南下 , 攻打关中重镇李润堡(在今陕西蒲城县东北) 。他一面分兵东进黄河沿岸 , 一面分兵西攻长安 , 与魏将叔孙拔激战于渭北一带 。在盖吴起义的影响下 , 黄河东岸山西境内又爆发了薛永宗领导的三千多人的农民起义 , 与盖吴东西呼应 , 受盖吴统帅 。关中西部的氐族人民也纷纷起义 , 支援盖吴义军 。这样 , 东起黄河 , 西到秦陇高原 , 农民起义势成暴风骤雨 , 席卷五州之地 。盖吴自称天台王 , 建立政权 , 设置百官 。这时 , 北魏朝廷惊恐万状 。太武帝忙命殿中尚书元处真、尚书慕容嵩率领两万精锐骑兵围攻薛永宗;又命殿中尚书乙拔等率领四万人马直奔关中 , 来战盖吴起义军 , 但都遭到起义军的沉重打击 。
太平真君七年(446)初 , 太武帝拓跋焘不得不亲自出马 , 率领六万精兵进入东雍州(治今山西新绛县) , 指挥围攻薛永宗 。面临敌军的强大攻势 , 薛永宗终于失败 。于是 , 拓跋焘继续南下 , 由晋南入关中 。盖吴见魏军来势凶猛 , 只得退回北地、杏城一带 。但他又受到魏将乙拔部的攻击 , 义军暂时失败 , 盖吴逃出 。
五月中 , 盖吴又在杏城收集散部 , 重举义旗 , 号称“秦地王”.他两次派遣使者南下联络南朝的刘宋政权 , 请求出兵共同攻魏 , 并提出了“以义伐暴”、“五州同盟”的口号 。南朝宋刘义隆委任盖吴为都督关陇诸军事、安西将军、雍州刺史、北地郡公 。并命雍、梁两州刺史发兵屯于边境 , 声援盖吴义军 。义军发展迅速 , 北魏朝廷大惊 , 拓跋焘一面命关中的魏军围攻 , 一面又调冀、定、相三州的两万骑兵赶奔关中 , 驻屯在秦岭山口 , 堵截起义军南来 。同时 , 北魏朝廷又利用收买内部变节分子的手段 , 分化瓦解盖吴的部下 。八月 , 义军内部出了内奸 。盖吴在肃清内部时被叛徒杀害 。势单力薄的白广平部也被魏军打败 。
这场起义历经一年时间 , 沉重地打击了北魏政权的统治 , 也同时促使了北魏朝廷向汉化改革方向的迈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