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绍为何会收留落难的刘备?袁绍收留刘备的理由

建安五年(200年)正月,董承等人谋杀曹操的计划泄露,在许都的同党全体被诛灭三族 。漏网之鱼有且只有一条——刘备(历史上马腾并没有参与密谋) 。曹操终于发现自己远远小看了刘备 。刘备早在许都的时候就已经“背叛”了自己——那个时候正是他信任和笼络刘备的时候 。在我信任他的时候,他想的是怎样除掉我 。更可怕的是,他的城府深不可测,我竟然一点蛛丝马迹都没有看出来,还对他推心置腹畅谈人生煮酒论英雄 。
这一切不仅挑战了曹操的底线,还侮辱了曹操的智商 。曹操终于对刘备有了重新认识:这不是一个能够为我所用的人,而是一个真正的枭雄,绝对不能放过他 。曹操决定亲率主力部队围剿刘备,却遭到了将领们的一致反对 。反对的理由是:具备实力与曹公你争天下的人,只有大鳄袁绍 。现在袁大鳄已经率领大军浩浩荡荡杀过来了,哪里顾得上刘备这样一条小鱼?做事要分得清轻重缓急啊 。曹操只好与郭嘉一起给员工做政治工作:不错,做事要分得清轻重缓急 。不过,现在的急是刘备,缓是袁绍,“夫刘备,人杰也,今不击,必为后患 。袁绍虽有大志,而见事迟,必不动也”(《三国志?武帝纪》) 。随后,曹操派遣部将前去官渡(今河南中牟东北)防备袁绍进攻,自己则率领主力部队东征刘备 。
【袁绍为何会收留落难的刘备?袁绍收留刘备的理由】
刘备没有想到袁绍以儿子有病为借口延缓了大军南下,更没有想到曹操真的会放着大鳄袁绍不顾亲自前来收拾他,等到侦察兵报告曹操本人到来的时候,才仓促迎战 。刘备刚刚集合起来的乌合之众,对阵曹操久经战阵的精兵猛将 。战斗的结果了无新意,刘备再次大败,再次当了逃跑将军 。套用一句话来形容这场战役比较恰当:不是刘军无能,而是曹军太狠 。这一场战役中,曹操生擒了刘备手下的一员将领夏侯博 。夏侯博同志在三国史料中,有且只有这一个镜头,此前没有音信,此后也无踪影 。不过,鉴于陈寿写《三国志》的时候手抖一下胡乱添一个名字的可能性很小,可以断定夏侯博其人在三国历史上是真实存在过的 。而且能被记入《三国志?武帝纪》,露脸的时间与关羽一样早,可以推测夏侯博同志虽然不被人们熟悉,但在当时刘备军中,毫无疑问是一员大将 。这样的一员大将,被曹操生擒之后就在人间蒸发了,最大的可能只有一个——不投降被杀 。
击溃刘备、擒杀夏侯博之后,曹操并没有停止攻势,而是乘胜率军直取刘备的大本营下邳 。下邳守将关羽,同样没有顶住曹操无比凌厉的进攻风暴,甚至连同刘备的老婆孩子全部做了俘虏(这是刘备第三次丢失老婆孩子) 。攻占下邳后,徐州大势已定 。小规模的地方势力,掀不起多大风浪 。关羽顶不住曹操的进攻并不意外,意外的是他居然投降了曹操 。依曹操的逻辑,只要他看上眼的东西,他就想要,不管主人是谁 。土地、天下自不必说,任何一个意图乱世称雄者都想拥有,曹操更不例外;此外,别人的女人(比如张济之妻、秦宜禄之妻),他想要;别人的人才,他想要;甚至别人的儿子,他也想要(生子当如孙仲谋) 。
关羽这样难得的人才,曹操当然想要,收降关羽后着实高兴了一阵子 。世事总是峰回路转 。日后关羽被人广为传诵的忠义品质,正是由于这次投降才更加光辉夺目 。当然,没有人能未卜先知 。刘备也不例外 。得知关羽投降的消息,刘备比下邳再次失守、老婆孩子再次被俘更为意外和伤心 。多少年恩若兄弟,多少年情深义重,多少年风雨同舟,我们都一起挺了过来 。却没有料到,终究迈不过生死这一关 。自己的路要自己挑,每个人都有选择的权利 。此后天涯路远,唯愿彼此珍重!不过刘备不会伤心太久,因为他没有时间伤心 。目前压倒一切的任务是尽快找一个可以容身的地方,如果再次落到曹操手里,他连投降的机会都没有,等待他的结果只有一个——死亡 。刘备只能继续跑路 。对于刘备来说,跑路是没有问题的,问题在于跑路的方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