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宫怨:汉宣帝三位皇后的悲剧人生详细盘点

后宫,是一个充满悲伤的地方,即使是高高在上的皇后,她们也避无可避这诅咒般的悲哀 。一生悲剧的皇后很多,多得数不胜数 。汉宣帝的三位皇后并算不上有名的,写在这里,主要是个人的原因(偶对西汉,尤其是汉宣帝这一段的历史比较了解啦!)另外就是我觉得,这三个出现在同一个时代同一个舞台上的三位皇后,在中国五千年的整个后宫悲剧里,都是具有典型代表意义的 。
权利争夺中的无辜牺牲品——恭哀皇后许平君
许平君的父亲许广汉,昌邑(今山东金乡)人,年轻时担任昌邑王的侍从官 。后来汉武帝出游,从长安至甘泉宫,许广汉是随驾人员之一,误取别人的马鞍放到自己的马背上,事情发觉,执法者定为盗窃,当处死刑,有诏令死刑犯可以选宫刑,于是许广汉便做了宦者丞 。
始元七年(公元前80年),上官桀谋反时,许广汉参与搜索部分罪犯 。上官桀在宫中的公馆内有绳索,长有数尺,可用以捆绑人的有数千根,用箱柜封存着,许广汉搜索未得,其他官吏却搜索到了,许广汉因搜捕不力犯罪判刑,送到掖庭听差,后为暴室啬夫 。
此时刘询(汉宣帝)寄养于掖庭,名为皇曾孙,与许广汉同室而居 。掖庭令张贺,原本是刘询的祖父戾太子刘据的家吏,刘据被诬害时,张贺也受了宫刑,以旧日恩情对刘询十分照顾 。等到刘询长大,张贺想把自己孙女嫁给他 。这时,刘询已成年,身长八尺二寸 。张贺的弟弟张安世为右将军,与霍光同心辅政,听到张贺称赞刘询,想把孙女许配给他,张安世怒道:“曾皇孙是罪人卫太子之后,有幸能得到一个平民衣食就算不错了 。不要再谈把女儿嫁给他的事 。”于是张贺不提此事了 。当时,许平君,年十四五岁,已许给内者令欧侯氏为儿媳,正拟出嫁时,欧侯氏的儿子去世 。许平君的母亲带她去问卜,卜者说是大贵人之兆,其母内心高兴 。张贺听说许广汉有女,就设宴相邀,酒兴浓时,就说:“皇曾孙是皇帝的近亲,即使地位卑贱,也可能当关内侯,可以择其为婿 。”许广汉便同意了 。次日,许广汉之妻听讯后,很生气 。许广汉请人作媒说合,才同意嫁给刘询,许平君和刘询遂于元凤六年(公元前75年)成婚 。次年(公元前74年)生子刘奭,即后来的汉元帝 。
同年四月(公元前74年),汉昭帝去世无子,皇曾孙刘询被立为皇帝,是为汉宣帝,封许平君为婕妤 。十一月,立许平君为皇后 。皇后立定后,霍光认为其父许广汉是罪人不应封国,一年多以后才封为昌成君 。
许平君是汉宣帝的结发妻子,而且还是糟糠之妻 。想当初的汉光武帝也是放弃糟糠妻子另立权贵之女为皇后,可是汉宣帝面对的却是当时权倾朝野的霍光,霍光将宣帝一手扶上龙椅,当时权利未稳的汉宣帝如果利用与霍家结亲,其地位自然可以得到更大的巩固,但是汉宣帝没有,他几乎是冒险的进行了一种挑衅式的行为——立糟糠妻许平君为皇后,而不是霍光的爱女 。
历史对许平君的着墨少得可怜,只是说她很有妇道,每五天去进谏太皇太后,而且生活很节俭(相对于后来的霍皇后而言)仅此而已 。但是作为一个历史的旁观者,透过这些简略的文字,我想汉宣帝的许皇后应该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妇女,遵循妇道,心思简单~这样的性格在皇宫里根本就是最大的致命伤,她不适合宫廷,也不懂那些是是非非~所以她最后就是死在权利的争夺之中,成了权臣挑衅皇权的一个牺牲品 。霍光之妻要许皇后性命的理由很简单,她要她自己的女儿当上皇后,她要霍家拥有更大的权势,而且,她要这份权势永永远远的持续下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