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豹机群东海与日军战机缠斗:华新飞豹突然曝光!

据报道,中俄海军联演在东海精彩上演,8架飞豹战机进行保障,确保军演不受外国飞机影响 。究竟飞豹战机是什么来头,为何中国会派飞豹战机“护驾”呢?飞豹战机是解放军作战飞机中耀眼的新星,因其稳定且出色的低速滞空能力,与飞行速度普遍较慢的电子侦察飞机在空中对峙占尽优势 。
首款中国自研中型战斗轰炸机
中俄“海上联合-2014”演习正式打响,中方海军航空兵某团8架“飞豹”战机已全部准备就绪,随时可投入战斗 。如外国飞机抵近演习地域侦察,将果断采取包括外逼、驱离在内的措施,保证演习正常进行
5月23日中俄“海上联合-2014”演习实况 ①—③上午9时,联合护航课目演练 。④—⑥上午11时,联合解救被劫持商船课目演练 。⑦—⑨13时14分,联合防空课目演练 。
飞豹战机即歼轰-7,对外名称FBC-1(JH-7),是我国于20世纪80年代开始自行设计研制的中型战斗轰炸机 。由中国西安飞机制造集团与603研究所合作设计制造的一款战斗轰炸机,其主要设计用以进行战役纵深攻击以及海上和地面目标攻击,可进行超音速飞行 。
飞豹战斗轰炸机
在战斗机世代上划分属苏系四代战斗机,美系划分标准为三代战斗机,该战机于1973年开始研发,至1988年首次试飞,在1998年珠海航展上首次公开,其改良型歼轰-7A则在2004年公布 。
飞豹战机作为中国第一个完全独立设计的现代化机型,在设计上采取了消化吸收与自力更生并举的方法 。在坚持独立发展同时,也根据国外航空技术发展的进步,将国外很多先进机型的设计特点吸收并应用在飞豹战机的设计中 。
飞豹战机的结构设计综合了国内的航空发展成果和国外多种飞机的合理设计,整体设计比较协调,能够利用不算先进的航空制造和材料技术,在1980年代末设计出在空气动力和机体结构上达到国际1970年代中期先进水平的战斗轰炸机,体现出了设计和生产人员极高的理论与实际技术应用水平 。
曾在东海与日机对峙不落下风
据报道,2001年5月日本航空自卫队前一佐福岛丰文在接受右翼杂志采访时披露,1997年11月23日一架日本海自的P-3C反潜巡逻机在“尖阁列岛”(我钓鱼岛)附近海域截获到地面大型远程警戒雷达信号,上午9时43分,日机再次截获通常用于战斗机的X波段雷达信号 。日方起飞两架空自的F-4EJ战斗机前往该海域,并在钓鱼岛以西海域上空与中国战斗机相遇 。
据日军飞行员福岛丰文事后描述,在此之前他们从未见到过这种战斗机,中国飞行员似乎是迎面径直“撞”向日机编队,在迫使日机采取紧急规避动作之后又强行贴近日机与之进行“编队飞行” 。
福岛丰文坦承日方借机拍摄了大量中国新型战机的照片,但他同时强调说“中方飞行员也在进行同样的事情” 。
飞豹战斗轰炸机
中国新型战斗机给福岛等日机飞行员留下了深刻印象,该机从外形上来看有些类似“美洲虎”或三菱重工的F-1攻击机的放大版,但该机的机动和敏捷性要超过日机飞行员所熟悉的歼-8战斗机,在与F-4EJ对峙时显得游刃有余 。
最让他们感到吃惊的是该机的航程非常大,按照福岛以往的经验,中国飞机受航程所限一般打个照面就会返航 。但是这一次中国战机与他们周旋了很长时间,直到F-4已经感到非常吃力不得不返航的时候,中国飞机似乎还没有掉头的意思 。后来才知道,这种从未见过的中方飞机就是“飞豹” 。
中国新飞豹突然曝光:法国达索连发三个惊叹
创新飞机设计手段
世纪之交,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局势,上级决策研制一批事关国家安危、民族统一、全面提升我军事威慑力的新装备,新“飞豹”飞机位列其中 。刚刚四十岁出头的唐长红被任命为该型号的总设计师,成为当时航空工业内最年轻的总设计师 。当时,军委首长明确指示:“按时完成任务,你们是民族的功臣;不能按时完成任务,你们是历史的罪人 。”要知道,国家给定的研制周期只有常规进度的一半,而飞机的战术、技术性能指标要求之高、技术台阶跨越之大,对研制部门来说前所未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