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画才女黄媛介是一个什么样的人?黄媛介的诗词

在三从四德、《女戒》等传统儒家礼教的束缚下,中国古代女性过着极为压抑的生活 。大部分女性都围绕着家里的男人生活,根本没有活出自己的人生 。甚至许多女子因为礼教的束缚,不能追求自己的幸福,她们生活在男权社会的阴影之下,活的卑微而低贱 。但是还是有一部分人,冲破了封建性别的束缚,向社会发出了自己的声音,东晋谢道韫和宋末的黄媛介,都在此列 。
黄媛介是才情颇高的才女,无需质疑 。她从小生活在书香世家,受到了良好的文学教养,且对诗画方面很有灵性,受到父亲的重视和赞誉 。她在战乱之时,留下了许多诗词,将谢道韫的“林下风”做出了衍生,显现出创作“所纪述多流离悲戚之辞”与“衣食取资于翰墨”的鲜活新因素,意义重大,影响绵远 。
黄媛介一生,在忙于生活奔波的同时,训练了自己的绘画技艺 。在游历山水之间时,获得灵光,著有许多让人为之慨叹的诗词 。时人在质疑她的同时,也有人将她的作品制作成集,对其的才华给予肯定 。钱谦益有《黄皆令新诗序略》、《士女黄皆令集序》,毛奇龄有《黄皆令越游草题词》,熊文举有《黄皆令越游草序》,施闰章为黄媛介作《黄氏皆令小传》 。
黄媛介是个坚贞清白之人 。在明末战乱之时,她坚贞的终于自己的婚约 。在黄媛介十岁的时候,他的父亲就给她与自己同窗好友的儿子杨世功定了亲 。两家相隔不远,来往甚密,黄媛介因之与杨世功青梅竹马的长大 。若是没有意外,到了成亲的年纪,她会嫁给杨世功,过着安然平淡的生活 。但偏偏她的生活就发生了意外,明末战乱纷纷,内外动乱不止 。各地纷纷不满于明朝的统治,揭竿起义 。被战乱波及的江南一带,百姓的生活发生了巨变 。黄家还好,在转而做起小生意之后,尚能糊口 。杨家就比较惨了,一日三餐都已经成了问题 。黄媛介到了成亲的年龄,但是杨家却无钱成亲,杨世功因此也羞愧而走 。见杨家迟迟都不来迎娶自己的女儿,黄父便想着给自己的宝贝女儿另择良婿 。这个决定,遭到了黄媛介的坚决反对,黄媛介声称“好马不配二鞍,好女不侍二夫” 。正是因为黄媛介的坚持,让杨世功认识到了自己的懦弱,最终两人结成良缘 。
【诗画才女黄媛介是一个什么样的人?黄媛介的诗词】黄媛介封建时代,极少冲破礼教束缚的女子 。她是一个如谢道韫一般,冲破封建世俗性别束缚的才女,是其“林下风”的继承者 。在战乱烽火越演越烈的时候,日子越发难过 。杨世功原先做的小生意,无以为继 。这个时候黄媛介不顾世俗看法,不顾女子不得抛头露面的思想,毅然决然在尚且繁华的秦淮河畔摆起了绘画摊子 。凭借自己的绘画技艺,勉力支撑起了一家的生活 。《黄氏皆令小传》自叙:“天既俭我乾灵,不甘顽质,藉此班管,用写幽怀 。倘付诸囊鼠与腐草,流电一瞬消沉,实为恨恨 。”不以生计困窘为恨,而以创作不能流传世间为憾,这是林下风致的襟怀与气质 。
黄媛介是冲破世俗的少数女子之一,但是她仍然具有一些封建局限性 。黄媛介最终选择了无视礼教,是被生活所迫,是被动的 。《黄氏皆令小传》记:“妾闻妇人之道,出必蔽面,言不出捆 。得稍给粥,完稚弱婚嫁,吾守数椽没齿矣!”
黄媛介诗词
《临江仙·秋日》
庭竹萧萧常对影,卷帘幽草初分 。
罗衣香褪懒重熏 。有愁憎语燕,无事数归云 。
秋雨欲来风未起,芭蕉深掩重门 。
海棠无语伴消魂 。碧山生远梦,新水涨平村 。
《湖中秋日》
忧危只有客心微,赢得湖光蔽竹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