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八大家是哪八位,唐宋时期最杰出的散文家

唐宋八大家是哪八位,唐宋时期最杰出的散文家中国古代文学成就极为突出,而后人们则很喜欢把一些成就很高的几个人合在一起并称,例如苏黄、大小李杜、三苏等,而其中的三苏也是今天小编要说到的唐宋八大家的其中三位 。唐宋八大家是唐宋时期最为杰出的八位散文家,使诗文发展的陈旧面貌焕然一新 。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欧阳修、曾巩1、韩愈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我们经常用到的这句流传千古的名言就来自于韩愈的《师说》 。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是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 。他与同为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 。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 。韩愈还是一个语言巨匠,他善于使用前人词语,又注重当代口语的提炼,得以创造出许多新的语句,其中有不少已成为成语流传至今,如“落井下石”、“动辄得咎”、“杂乱无章”等 。在思想上是中国“道统”观念的确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 。2、柳宗元 柳宗元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世称“柳河东”、 “河东先生”,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 。柳宗元与韩愈并称为“韩柳”,与刘禹锡并称“刘柳”,与王维、孟浩然、韦应物并称“王孟韦柳” 。柳宗元一生留诗文作品达600余篇,其文的成就大于诗 。骈文有近百篇,散文论说性强,笔锋犀利,讽刺辛辣 。游记写景状物,多所寄托,有《河东先生集》,代表作有《溪居》、《江雪》、《渔翁》 。3、苏轼 苏轼,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 。汉族,北宋眉州眉山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苏轼是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唐宋八大家中宋朝之首,并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苏轼亦善书,为“宋四家”之一;工于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 。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传世 。4、苏洵苏洵,字明允,自号老泉,汉族,眉州眉山人 。北宋文学家,与其子苏轼、苏辙并以文学著称于世,世称“三苏”,均被列入“唐宋八大家” 。苏洵擅长于散文,尤其擅长政论,议论明畅,笔势雄健,著有《嘉祐集》二十卷,及《谥法》三卷,均与《宋史本传》并传于世 。5、苏辙苏辙,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人,北宋文学家、诗人、宰相,“唐宋八大家”之一 。苏辙与父亲苏洵、兄长苏轼齐名,合称“三苏” 。生平学问深受其父兄影响,以散文著称,擅长政论和史论,苏轼称其散文“汪洋澹泊,有一唱三叹之声,而其秀杰之气终不可没” 。其诗力图追步苏轼,风格淳朴无华,文采少逊 。苏辙亦善书,其书法潇洒自如,工整有序 。著有《诗传》、《春秋传》、《栾城集》等行于世 。6、欧阳修 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是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且在政治上负有盛名 。后人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被世人称为“唐宋散文八大家” 。【唐宋八大家是哪八位,唐宋时期最杰出的散文家】欧阳修是在宋代文学史上最早开创一代文风的文坛领袖 。领导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继承并发展了韩愈的古文理论 。他的散文创作的高度成就与其正确的古文理论相辅相成,从而开创了一代文风 。欧阳修在变革文风的同时,也对诗风词风进行了革新 。在史学方面,也有较高成就 。7、王安石 王安石是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 。王安石潜心研究经学,著书立说,被誉为“通儒”,创“荆公新学”,促进宋代疑经变古学风的形成 。哲学上,用“五行说”阐述宇宙生成,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其哲学命题“新故相除”,把中国古代辩证法推到一个新的高度 。王安石在文学中具有突出成就 。其散文论点鲜明、逻辑严密,有很强的说服力,充分发挥了古文的实际功用;短文简洁峻切、短小精悍,名列“唐宋八大家” 。其诗“学杜得其瘦硬”,擅长于说理与修辞,晚年诗风含蓄深沉、深婉不迫,以丰神远韵的风格在北宋诗坛自成一家,世称 “王荆公体” 。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存世 。8、曾巩 曾巩祖上世代为学者,祖父曾致尧作过尚书户部郎中,父亲曾易占为太常博士 。曾巩天资聪慧,记忆力非常强,幼时读诗书,脱口能吟诵,与兄长曾晔一道,勤学苦读,自幼就表现出良好的天赋 。十二岁时,曾尝试写作《六论》,提笔立成,文辞很有气魄 。到了二十岁,名声已传播到四方 。他的议论性散文特点是:剖析微言,阐明疑义,卓然自立,分析辨难,不露锋芒 。《唐论》就是其中的代表作 。《战国策目录序》论辩人理,气势磅礴,极为时人所推崇 。他的记叙性散文特点是:记事翔实而有情致,论理切题而又生动 。《寄欧阳舍人书》和《上福州执政书》历来被誉为书简范文 。叙事委婉深沉,语言简洁凝练,结构十分严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