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尊儒术到底是哪个皇帝推行的

独尊儒术到底是哪个皇帝推行的 独尊儒术是哪个皇帝推行的 一直以来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都是汉代思想史上的一个重大课题,而独尊儒术是哪个皇帝推行的,也成为后来人关注的焦点,其实后来的历史学家对于独尊儒术是哪个皇帝推行的这个问题有明确的解释,独尊儒术的推行皇帝就是汉武帝,当时董仲舒刚刚上任就迎合汉武帝的心理需要,推出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理论,很快被汉武帝采纳 。汉武帝画像 汉武帝刚刚上任的时候,汉代国力强盛,在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前,汉代一直采用的黄老之学,但是黄老之学已经不适合汉武帝发展的需要,所以才有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出现,由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有利于汉武帝完成大一统事业,所以汉武帝自然是积极推行这种理论政策,所以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哪个皇帝推行的这个问题就有很明确的解释,就是汉武帝 。其实汉武帝死后,汉武帝的继任者也曾经推行过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个理论,有历史学家证实说,汉代自从汉武帝之后,很多皇帝都受到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理论的影响,这个理论一直持续到东汉末年,所以汉武帝是第一个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皇帝,之后的皇帝也曾经推行过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样的理论政策 。其实汉武帝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还是在他中年时期,汉武帝除了推行过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外,也曾经大力发展黄老之学,只不过后来黄老之学已经不适合大一统发展的需要,由此才有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出现 。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在中国的历史上是一件非常重大的事情 。西汉政权刚刚建立的时候,国家因为多年战乱而十分贫困,于是统治者都崇拜道家的“清静无为”思想 。这样就是想让老百姓安于现状,不要急于有所作为 。【独尊儒术到底是哪个皇帝推行的】董仲舒画像 但是到了汉武帝时期,汉朝国力强盛,又想要平定匈奴,实现“大一统” 。那么道家这种“清静无为、小国寡民”的思想是无法满足汉武帝时期汉朝的需求的 。这时候,汉武帝就特别需要一种新的思想体系 。这种思想既要符合统一的局面,又要为皇权专制做一个理论支持 。于是,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就这样诞生了 。董仲舒提出的这个政策,正好符合汉武帝的需求 。于是汉武帝就采取了董仲舒的建议,独尊儒术 。儒家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正式取代道家成为中国“正统”的思想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是非常受统治阶级欢迎的 。因为它维护了封建统治秩序,又神化了专制王权,对统治者来说,是非常有吸引力的 。自从提出了这个以后,日后凡是入宫为官的人,都要懂得儒家的学说,法律问题上还要用儒家的思想来解释,总之儒家思想充斥着整个官场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开始实行之后,汉朝开创了两个新政策 。第一举任贤才、广纳儒生,这个曾经在刘邦时期也有人提出过,但是刘邦并没有采纳,直到汉武帝时期,儒生才终于得到重用 。第二实行教化,兴太学 。这个政策的实施,使得教育可以全面化,让更多人接触儒学,学习儒学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目的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目的有很多,对董仲舒个人而言,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理论是他升官发财的主要工具,也是他讨得皇帝欢心的工具,而对于汉武帝来说,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正好迎合了他大一统发展的需要,所以汉武帝必须要采取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维护自己的统治,所以综合来讲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目的有很多,其中最主要的一点就是汉武帝为了维护自己的王权统治 。董仲舒雕像 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中很重要的一个理论就是天赋神权,里面认为皇帝的权力不是来自于人民,而是来自于上天,皇帝是上天指定的代言人,所以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从理论方面为皇帝继位提供了正统的保证,也提供了法律依据,它有利于皇权的稳固,也有利于统治基础的打牢,所以汉武帝为了实现自己大一统的目的,也为了实现富国强兵的梦想,采用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理论 。对于董仲舒来说,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他升官发财的一个工具,因为董仲舒非常了解汉武帝,认为汉武帝在如今的大一统形势下,必须要采用一个不同于黄老之学的积极学说,由此董仲舒推出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样的理论来迎合皇帝的心理需要 。所以总的来说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目的其实非常复杂,对于很多儒家学派的人来说,实施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可以让他们升官发财,也可以让他们的学说成为当时的显学,所以对于不同的人来说,实施这种理论的目的是不同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