蛛丝马迹词源考:蛛丝马迹中的马指马还是别的?

“蛛丝马迹”是人人皆知的成语 , 比喻事情留下来的隐约可寻的痕迹和线索 。一般的辞典的解释全是说 , “马迹”就是马经过后留下的痕迹或马脚印 。可是 , 仔细一推敲 , 你就会发现  , 这样的解释是很难成立的 。
从事理来说 , 蛛丝是很不明显的 , 那么与之并列的马迹也应该是很不明显的 , 可是 , 马是个庞然大物 , 在没有水泥路、柏油路的古代 , 马留下的蹄印与痕迹应该是很明显的 。蜘蛛的丝与高头大马的迹 , 可以说是风马牛不相及的 , 是很难相提并论的 。
【蛛丝马迹词源考:蛛丝马迹中的马指马还是别的?】 从结构来说 , 很明显 , 这一成语中“蛛丝”与“马迹”是并列的结构关系 , “蛛丝”就是蛛的丝 , 是偏正关系 , 那么 , “马迹”也应该是马留下的痕迹 , 也是偏正关系了 。蛛丝这种东西与马留下的痕迹 , 相去极远 , “蛛丝”“马迹”并列在一起就很勉强了 。
清人夏敬渠《野叟曝言》七十九回:“蛛丝虫迹 , 屋漏蝙涎 , 不即不离 , 有意无意 , 其妙如何 。”“蛛丝马迹”又可以写成了“蛛丝虫迹” , 可见 , 这“马”应该是一种虫 , 而不是高头大马的马 。那么这留下马迹的“马”到底应该是什么呢?
老厨房中 , 经常可以看到高处挂着蜘蛛网 , 这自然就是蛛丝了 。而也是在老厨房中 , 还有一种经常出没的小虫子 , 叫“灶马” 。这灶马爬过的地方留下一条条不很明显的痕迹 , 这就是“马迹” 。灶马爬过的痕迹与蜘蛛网经常在一起出现 , 两者又都不很明显 。所以说 , 蛛丝马迹的“马”应该是灶马的“马” 。
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虫三:“灶马 , 处处有之 , 穴灶而居 。”唐人段成式《酉阳杂俎》虫篇:“灶马 , 状如促织 , 稍大 , 脚长 , 好穴于灶侧 。俗言 , 灶有马 , 足食之兆 。”可见 , 灶马又可简称为“马” 。
语文出版社出版的《通用成语词典》说“蛛丝马迹”的“马 , 指灶马 , 一种穴居于柴灶旁的昆虫” , 这是正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