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马舞非鸟叔首创五六十年代中国流行

“劲爆的音乐节奏+独创的马式舞步”,让一首《江南Style》红遍全球几个月依然热度不减,不但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跟着跳,前些天的跨年之夜,鸟叔还在纽约时代广场带着所有人跳了一把 。可谓是红遍全球无敌手 。但是,近日南京的热心读者王正铨给《发现》周刊写了一封信,表示《江南Style》里的骑马舞根本不是什么新鲜玩意,中国早在上世纪50、60年代就已经时兴过了,是当时的文艺青年们的最爱 。这是真的吗?那时候的骑马舞是怎么跳的?那时候的中国又出了哪些跳骑马舞的明星呢?
表演类型:群舞
走红时间:上世纪50、60年代
经典动作:英武阳刚的战士一边骑马一边挥舞马刀
苏联红军歌舞团《马刀舞》
VS 鸟叔《江南Style》
王正铨生于1941年,如今已经70多岁的他,对于韩国骑马舞的走红很是诧异,因为在他的记忆里,在上世纪50、60年代,“骑马舞”就已经红遍了中国的大江南北,而且跳得比鸟叔的《江南Style》好看得多 。
“那时候没有电视,也没有什么文化娱乐活动 。老百姓日常生活中一般只有两种娱乐方式:第一种是看译制片 。第二种是看文艺汇演 。有时候,苏联和东欧等国的文艺团体也会来中国演出 。”其中,让王正铨印象最深刻的,是苏联红军歌舞团的《马刀舞》,演出地点就在南京的人民大会堂 。
这个苏联红军歌舞团是什么来历?
采访人员在1951年第2期的《人民音乐》杂志上,找到了一篇文章,文中写到:“1949年来参加我人民政府成立典礼的苏联代表团里,有一群军人气概、生龙活虎的小伙子们,在中国各地表演生命力洋溢的红军舞,到处引起我国人民的热烈欢呼,这就是苏联红军歌舞团的一部分舞蹈演员……”
这样一个歌舞团体,在当时的中国有多红,可想而知,至少绝对不亚于如今的鸟叔 。
至于走红的原因,除了有政治因素的影响外,更多的是因为节目本身非常精彩 。“具体年份我记不清了,但我记得我看过不止一场 。他们来之前,报纸和广播上都会有消息,人民大会堂外面也会贴海报 。我很喜欢,每次都想尽办法买到票 。《马刀舞》是所有节目中我最喜欢的一个,舞蹈演员们穿着皮靴、挥舞着马刀、模仿着骑马的动作,马刀很漂亮,演员也很帅气 。” 王正铨告诉采访人员 。
龙梅、玉荣《草原英雄小姐妹》
VS 鸟叔《江南Style》
表演类型:舞剧、京剧
走红时间:上世纪60年代至今
代表动作:风雪之夜群马奔腾,众人到处寻找龙梅和玉荣
相信绝大多数人,都还记得《草原英雄小姐妹》的故事 。1964年,蒙古族少女龙梅和玉荣,在为生产队放羊时遭遇暴风雪,为不使生产队遭受损失,两人始终追赶羊群直至晕倒在雪地里 。因为严重冻伤,两人都做了不同程度的截肢 。她们的英勇事迹被改编成了电影、动画片和舞蹈 。
“1975年,北京电影制片厂将中国舞剧团的经典舞剧《草原儿女》录制成了电影,里面有很多经典的骑马动作,非常好看 。特别是姐妹俩走失后,有一段群舞,那是人们在暴风雪的夜里到处寻找龙梅和玉荣 。”南京艺术学院舞蹈学院院长、江苏省舞蹈家协会副主席刘同春告诉采访人员 。
对《草原英雄小姐妹》中的骑马舞有着深刻印象的还有去年刚退休、在南京电台主持了20多年《梨园内外》栏目的资深戏曲主持人徐兆佩 。
徐兆佩,1958年考取南京市戏曲学院,后成为南京市京剧团团员 。南京市京剧团决定将龙梅和玉荣的故事改编成京剧,徐兆佩出演她们的爸爸――乌日图 。姐妹俩失踪后,乌日图心急如焚,和生产队的同志们在黑夜中冒着风雪,骑着马到处寻找 。所以,徐兆佩在剧中就有了非常重要的骑马动作 。京剧中的骑马动作,普通人难以模仿,但这并不妨碍观众对它的喜爱 。京剧《草原英雄小姐妹》演出时间不长,但在当时的南京收获了很多好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