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将周亚夫平定七国叛乱为何会活活地饿死?

周亚夫(前199-前143),西汉时期的著名将军,汉族,沛县(今江苏沛县)人 。他是名将绛侯周勃的次子,在历史上也非常有名的军事家,在七国之乱中,他统帅汉军,三个月平定了叛军 。后死于狱中…… 。在周亚夫做河内郡守时,一位叫许负的女卦师,以善于面相著名 。


这天,周亚夫请她到官府中,为自己看相 。许负是位老太太,她说:“算命不留情,留情不算命 。您的命相比较尊贵,三年之后可以封侯,再过八年,就可以做丞相了,地位显贵了 。但好花不长开,再过九年,你就只能做个饿死鬼了 。”
周亚夫听了摇摇头,说:“我是不可能被封侯的,因我的哥哥已经继承了父亲的侯爵,即使他死了也会让侄子继承,轮不到我 。说我饿死也不可能,你说我尊贵了,又怎么至于饿死呢?”许负指着周亚夫的嘴角说:“您的嘴边缘有条竖直的纹到了嘴角,这是种饿死的面相 。”


周亚夫听了,十分惊诧 。事情也有凑巧的时候,三年之后,周亚夫的哥哥因杀人罪被剥夺了侯爵之位 。文帝念周勃对汉朝建国立下战功,不愿意就此剥夺了周家的爵位,下令推选周勃儿子中人品最好的周亚夫来继承爵位 。周亚夫果然应验了女卦师的话,继承了父亲的爵位 。
公元前158年,即汉文帝六年,匈奴进犯北部边境,文帝急忙调边将镇守防御 。为了警卫京师,文帝派三路军队到长安附近抵御守卫 。宗正刘礼驻守在灞上,祝兹侯徐厉驻守在棘门,河内太守周亚夫则守卫细柳 。


一个月后,匈奴兵退去 。文帝命三路军队撤兵,因防守严密,御敌有功,文帝升周亚夫为中尉,掌管京城的兵权,负责京师的警卫 。文帝去世后,景帝让周亚夫做了骠骑将军 。周亚夫的命运第二次印证了女卦师的话,这让周亚夫更加提心吊胆 。
公元前154年,即汉景帝三年,吴王刘濞联合楚王刘戊、胶东王刘印等七国发动叛乱,打出“诛晁错、清君侧”的旗号 。景帝于是升周亚夫为太尉,领兵平叛 。这时的叛乱军正在猛攻梁国,但周亚夫并不想直接救援 。


他向景帝提出了自己的作战方案:“楚军剽悍,战斗力强,正面决战,难以完胜 。我打算先暂时放弃梁国,从背后断其粮道,然后伺机再击溃叛军 。”景帝表示首肯 。此时的梁国被叛军轮番急攻,十万火急之中,梁王急向周亚夫求援 。
周亚夫一部在昌邑城(在今山东巨野西南),坚守不出 。梁王再次派人求援,周亚夫稳坐钓鱼台 。后景帝又下诏要周亚夫火速施援,周亚夫还是按兵不动 。但他却暗中派一部精锐部队,断了叛军的粮道,劫去叛军的粮食 。来了个釜底抽薪 。


叛军攻打周亚夫,但几次挑战,周亚夫都不出战而是加强防御 。叛军因为缺粮,不能长期攻城 。只好退却,周亚夫趁机派精兵追击,取得胜利 。叛军头领刘濞的人头也被越国人割下送来 。这次叛乱经三月平定,战争结束后,朝臣们纷纷称赞周亚夫的用兵计谋 。
但梁王却因为周亚夫没有及时救援,和他结下了深仇大恨 。为周亚夫后来的悲剧留下了伏笔 。在公元前152年,丞相陶青有病退职,景帝任命周亚夫为丞相 。开始景帝对他非常器重,由于周亚夫的耿直,也许是武官作不了文职,性格倔强,逐渐被景帝疏远 。


有一次,景帝要废掉栗太子刘荣,刘荣是栗姬所生,所以叫栗太子 。但周亚夫却反对,结果导致景帝对他极端不满 。还有和他有仇的梁王,每次来京城来,都在太后面前说周亚夫的坏话,对他也很不利 。后来,有两件事导致了周亚夫的悲剧 。一件是皇后的兄长封侯,一件是匈奴王封侯的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