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的灭亡历史上导致大宋朝灭亡的那点事( 二 )


2、对武将不信任
由于宋朝的江山就是后周武将赵匡胤发动政变而夺取的,所以宋朝统治者非常忌讳武将拥兵自重 。为了防范武将威胁其政权,实行了“兵将分离”制度,尽管军队过百万,但却是“兵不识将,将不识兵” 。这种违背军事原则的屯兵做法,疏远了官兵关系,降低了指挥能力和协调能力,也大大削弱了战斗力 。这是宋朝军力孱弱的重要原因 。同时,将在外,君令有所不受 。宋朝皇帝严重违反这个军事指挥原则,对自己的大将一点也不信任,派出去的大将,还没打几个月就赶紧招回来,再换一个去,生怕他们造反,结果一败再败 。汉朝和唐朝为何强大?唐朝李靖长年带领十万精骑在外作战,唐太宗对他很放心;汉朝汉武帝对卫青、霍去病也是一百个放心 。
再看看当时的少数民族军队 。他们大都是军政一体、军民一体,其民皆兵、其兵皆民 。广大牧民平时劳动,战时则跨马弯弓投入战斗 。各部落的首领既是生产生活的管理组织者,又是军事行动的管理组织者 。这种生产、行政、军事三位一体的组织,有效地解决了国小力单、兵源不足、指挥不便等矛盾,把部落变成了大兵营,形成了强大的军事力量 。
3、没有强大的骑兵
冷兵器时代,没有强大的骑兵就没有强大的军力 。宋朝的经济虽然强大,却一直没有建立起自己强大的骑兵,就算是抗金英雄岳飞辖下的骑兵也不过三千左右,其他部队的骑兵就更少了 。这种“重步轻骑”的指导思想,让宋军在战场上机动能力很差,时时陷于被动 。
而无论是西夏、金、辽还是蒙元,他们都是北方少数民族,都拥有强大、机动、快速的骑兵 。他们的部队机动性强,常常可以上百里地大规模机动,使宋军很难预料和防范到他们的攻击 。他们善于远距离包抄迂回和分进合击战术,战斗素质和技能极为惊人,铁蹄践踏之处,无不望风披靡 。
历史一再证明,富并不是强,一个没有尚武精神、没有强大国防作后盾的民族,即使经济再繁荣强大,文化再灿烂辉煌,也是人家的盘中餐 。历朝历代,没有武功,哪有文治?而宋代统治者推行的“重文教,抑武事”的基本国策,使文化发展到空前高度,欧阳修、范仲淹、苏东坡、王安石、司马光、柳永、辛弃疾、李清照等大家灿若星河 。就连那些大小官员平时也以附庸风雅为能事,对咬文嚼字、卖弄文采、风花雪月、浅斟低唱等乐此不疲 。而一旦国家危机,就推诿扯皮,束手无策,甚至奴颜婢膝,卑躬屈节 。由于文气过重,武功萎靡,最终惨遭屠杀,被蒙元所灭!
【宋朝的灭亡历史上导致大宋朝灭亡的那点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