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案齐眉的典故成语故事举案齐眉的主人公是谁

举案齐眉的典故:举案齐眉 , 送饭时把托盘肖得跟眉毛一样高 。后形容夫妻互相尊敬 。
出处:《后汉书·梁鸿传》:“为人赁舂 , 每归 , 妻为具食 , 不敢于鸿前仰视 , 举案齐眉 。”
故事内容: 东汉初年的隐士梁鸿 , 字伯鸾 , 扶风平陵人(今陕西咸阳西北) 。他博学多才 , 家里虽穷 , 可是崇尚气节 。东汉初 , 他曾进太学学习 。结束在太学的学业后 , 就在皇家林苑—上林苑放猪 。
有一次 , 梁鸿因不小心 , 使得房子著火 , 延及周围的人家 。梁鸿就一家家的去查问每家所遭受的损失 , 并以猪来作为赔偿 。有一家人嫌赔得太少 。梁鸿说:“我没有别的财物 , 愿意为你做一段时间的工来补偿 。”那家主人答应了梁鸿的要求 。梁鸿在这家干活时不懈朝夕 , 勤勤恳恳 , 绝无怨言 。邻家的一些老人见梁鸿的行为非同一般 , 就联合起来责怪那家主人 , 不该如此对待梁鸿 。那家主人也开始尊敬他 , 并将猪悉数归还给梁鸿 , 梁鸿坚辞不受 , 后来回乡去了 。
由于梁鸿的高尚品德 , 许多人想把女儿嫁给他 , 梁鸿谢绝他们的好意 , 就是不娶 。与他同县的一位孟氏有一个女儿 , 长得又黑又肥又丑 , 而且力气极大 , 能把石臼轻易举起来 。每次为她择婆家 , 就是不嫁 , 已三十岁了 。父母问她为何不嫁 。她说:“我要嫁象梁伯鸾一样贤德的人 。梁鸿听说后 , 就下娉礼 , 准备娶她 。
孟女高高兴兴的准备著嫁妆 。等到过门那天 , 她打扮得漂漂亮亮的 。那想到 , 婚后一连七日 , 梁鸿一言不发 。孟家女就来到梁鸿面前跪下 , 说:“妾早闻夫君贤名 , 立誓非您莫嫁;夫君也拒绝了许多家的提亲 , 最后选定了妾为妻 。可不知为甚么 , 婚后 , 夫君默默无语 , 不知妾犯了甚么过失?” 梁鸿答道:“我一直希望自己的妻子是位能穿麻葛衣 , 并能与我一起隐居到深山老林中的人 。而现在你却穿著绮缟等名贵的丝织品缝制的衣服 , 涂脂抹粉、梳妆打扮 , 这哪里是我理想中的妻子啊?”
孟女听了 , 对梁鸿说:“我这些日子的穿著打扮 , 只是想验证一下 , 夫君你是否真是我理想中的贤士 。妾早就准备有劳作的服装与用品 。”说完 , 便将头发卷成髻 , 穿上粗布衣 , 架起织机 , 动手织布 。梁鸿见状 , 大喜 , 连忙走过去 , 对妻子说:“你才是我梁鸿的妻子!”他为妻子取名为孟光 , 字德曜 , 意思是她的仁德如同光芒般闪耀 。
后来他们一道去了霸陵(今西安市东北)山中 , 过起了隐居生活 。在霸陵山深处 , 他们以耕织为业 , 或咏诗书 , 或弹琴自娱 。
不久 , 梁鸿为避征召他入京的官吏 , 夫妻二人离开了齐鲁 , 到了吴地(今江苏境内) 。梁鸿一家住在大族皋伯通家宅的廊下小屋中 , 靠给人舂米过活 。每次归家时 , 孟光备好食物 , 低头不敢仰视 , 举案齐眉 , 请梁鸿进食 。皋伯通见此情形 , 大吃一惊 , 心想:一个雇工能让他的妻子对他如此恭敬有加 , 那一定不凡 。于是他立即把梁鸿全家迁入他的家宅中居住 , 并供给他们衣食 。梁鸿因此有了机会著书立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