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年解蛇:远古图腾伏羲女娲均是人首蛇身

《楚汉传奇》里的刘邦(左)和项羽,他俩都属蛇,刘比项大24岁 。这两人的性格与命运可谓判若云泥,可见,属相并不是人生的决定因素 。
农历蛇年就要到了 。作为中国传统十二生肖之一,蛇紧随龙后,通常为了好听,被一些人称为“小龙”,甚至还有很多父母给属蛇的孩子取名“小龙”“晓龙”,大概也是想给孩子沾点“龙气”吧 。
在世界上许多文化中,蛇象征着吉祥和神圣,当然,一些西方传说中,蛇也有力量与邪恶的意思 。跟其余十一生肖相比,蛇这个属相也说法很多,比如,它是唯一的冷血动物;比如,除了龙这种虚幻的形象外,它是唯一身上长有鳞片的;再比如,它是华夏文化中出现得比较早的图腾标志之一……
它很能吃也很古老
蛇,看上去其貌不扬,浑身被鳞片包围,还喜欢在阴暗潮湿、人迹罕至的地方出没,但作为一种爬行动物,蛇在地球上的诞生要比人类早得多 。几亿年前,地球上出现了最初的陆生脊椎动物,便是爬行动物 。爬行动物是所有后来出现的陆生脊椎动物,即鸟类和哺乳动物的祖先,也曾是地球历史上最辉煌的一类生物 。还记得电影《侏罗纪公园》吗?影片中博士在公园里偷偷繁育的各式恐龙,便是远古时代爬行动物最煊赫最霸气的代表之一 。只不过,在后来的地球演变中,凶猛霸道的恐龙没能活过晚于它出现的蛇,永远地留在进化树的分支上,而各种蛇类则一直生活到今天 。
中国古代有“蛇吞象”的谚语,它最早出于《山海经·海内南经》 。文曰:“巴蛇食象,三岁而出其骨 。君子服之,无心腹之疾 。”大意是有一种巴蛇能吃大象,把象吞下去后,需要消化三年才能吐出象骨头 。人吃了这种象骨,能治心、腹的疾病 。传说中,巴蛇是生于南海的,它黑身子,青脑袋,长800尺 。当然,也只有这么大的蛇才可能一口吞下大象,不过,它也需要消化三年才行 。由此可见,即使是神话中的大蛇,吞下一头象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后来人们便以此比喻人心贪得无厌 。久而久之,还演变出了各种传说和典故 。
蛇的食欲强,食量也大,它捕猎时,通常先将猎物咬死、勒细,然后吞食 。蛇的嘴可随食物的大小而变化,常从动物的头部开始吞食,吞食小鸟则从头顶开始,这样,鸟喙弯向鸟颈,不会刺伤蛇的口腔或食管 。蛇的牙齿不能把食物咬碎,不过,它有一套非常厉害的消化系统,吃东西主要靠“吞” 。有些蛇在吞的同时便开始消化,同时,它在地上爬行蠕动,用肚皮和粗糙的地面摩擦,也是消化的一种方式,最后才吐出骨头 。人们常说的毒蛇,毒液实际上是它的消化液,一些肉食性的蛇消化液的消化能力较强,可以溶解被咬动物的身体,“毒性”便由此表现出来 。
女娲与伏羲都是“蛇”
在中华文化中,蛇是一种很重要的远古图腾标记 。神话传说中,华夏民族起源于女娲与伏羲的结合,王延寿《鲁灵光殿赋》中有载“上纪开辟,遂古之初……伏羲鳞身,女娲蛇躯……”女娲与伏羲是华夏民族的祖先,而伏羲与女娲最早的形象便是人首蛇身 。也有学者考证,夏禹姓姒,姒即巳,巳即蛇;禹字从虫,在甲骨文中与巳同字,所以禹字本身就是蛇名,蛇也是夏时代主要图腾标志之一 。
在中国历史神话传说中,蛇也被古人赋予了美好的形象,善良的性格 。上古神话中第一个以母性光辉出现的女神当然是人首蛇身的女娲 。神话中,水神共工与火神祝融交战,共工被打败后气得用头去撞不周山,把天撞塌,天河之水注入人间 。女娲不忍人类受灾,炼出五色石补好天空,人类才得以安居繁衍 。作为中国神话史上最为人歌功颂德的女神,女娲的主要功绩就在于造人和补天 。而女娲被赋予蛇的身躯,或许便因为蛇本身具有的顽强的生命力与旺盛的生殖力,是永恒生命的象征 。另外,中国古代有许多蛇知恩图报的故事,像白蛇传的故事就很凄婉美丽,流传甚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