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相濡以沫的主人公是谁?相濡以沫的故事简介

【注音】xiāng rú yǐ mò
【典故】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庄子·大宗师》
【成语故事】战国时期,庄子家贫经常吃了上顿没下顿,妻子叫他外出借粮食,他去找监河侯借粮 。监河侯许诺秋后再借,庄子说这是远水不解近渴就回家 。妻子让他再去别的地方借,他说要像车辙里的鲫鱼一样相濡以沫过日子,妻子只好偷偷地流泪 。
语出自《庄子.大宗师》,原文“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与其誉尧而非桀也,不如两忘而化其道 。”
两条鱼被困在车辙里面,为了生存,两条小鱼彼此用嘴里的湿气来喂对方 。这样的情景也许令人感动,但是,这样的生存环境并不是正常的,甚至是无奈的 。对于鱼儿而言,最理想的情况是,海水终于漫上来,两条鱼也终于要回到属于它们自己的天地,最后,他们相忘于江湖 。在自己最适宜的地方,快乐的生活,忘记对方,也忘记那段相濡以沫的生活 。能够忘记的鱼,或许是最快乐的 。而如果有其中一条鱼不能忘记呢? 对于人,对于感情或许也是如此吧 。
相濡以沫,有时是为了生存的必要或是无奈 。
“相濡以沫”,或许令人感动;而“相忘于江湖”则是一种境界,或许更需要坦荡、淡泊的心境吧 。
能够忘记,能够放弃,也是一种幸福!!
【成语相濡以沫的主人公是谁?相濡以沫的故事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