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同日而语的故事成语不可同日而语怎么来的

战国中后期 , 各诸侯国之间战争不断 , 从而出现了 , “合纵”和“连横”的政治活动 。弱国联合进攻强国 , 称为“合纵” , 随从强国去进攻其他弱国 , 称为“连横” 。当时有个纵横家 , 名叫苏秦 。他先到秦国游说秦惠王 , 结果没有成功 。于是 , 他又到赵国游说 。赵国的相国不喜欢苏秦 , 他又没有成功 。后来到燕国 , 才得到一些资助 。接着 , 他第二次来到赵国 , 这一回 , 赵国的国君赵肃侯亲自接待了他 。
他向赵肃侯分析了赵国和各国的关系:“如果赵国与齐、秦两国为敌 , 那么百姓就得不到安宁;如果依靠齐国去攻打秦国 , 百姓还是得不到安宁 。现在 , 如果大王和秦国和好 , 那么秦国一定要利用这种优势去削弱韩国和魏国;如果和齐国友好 , 那么齐国也一定会利用这种优势去削弱楚国和魏国 。魏、韩两个弱了 , 就要割地 , 也会使楚国削弱 。这样 , 大王就会孤立无援 。”
赵肃侯年纪比较轻 , 见苏秦说得头头是道 , 不住地点头称是 。接着 , 苏秦又分析了赵国的实力和面临的形势:“其实 , 山东境内所建立的国家 , 没有一个比赵国强大的 。赵国的疆土纵横两千里 , 军队几十万人 , 战车千辆 , 战马万匹 , 粮食可支用好几年 。西、南、东三面有山有水 , 北面有弱小的燕国 , 也不值得害怕 。现在各国中秦国最忌恨赵国 , 但为什么它又不敢来攻打赵国呢?原来是它害怕韩、魏两国在后边暗算它 。既然如此 , 韩、魏可算是赵国南边的屏障了 。但秦国要是攻打韩、魏两国 , 那倒是很方便的 , 它们必然会向秦国屈服 。如果秦国解除了韩、魏暗算的顾虑 , 那么战祸必然会降临到赵国 。这也是我替大王忧虑的原因 。”
赵肃侯听到这里 , 心里非常害怕 , 急着问苏秦应该怎么办 。于是苏秦说道:“我私下考察过天下的地图 , 发现各诸侯国的土地合起来五倍于秦国 , 估计各诸侯国的士兵数量十倍于秦国 , 如果六国结成一个整体 , 同心协力向西攻打秦国 , 就一定能打败它 。如今反而向西侍奉秦国 , 向秦国称臣 。打败别人和被别人打败 , 让别人向自己称臣和自己向别人称臣 , 怎么可以放在同一时间里来谈论呢?”
接着 , 苏秦又讲了一些如何具体搞合纵的方法和策略 。赵肃侯听完说:“我还年轻 , 即位时间又短 , 不曾听到过使国家长治久安的策略 。如今您有意使天下得以生存 , 各诸侯国得以安宁 , 我愿意诚恳地倾国相从 。”
于是 , 赵肃侯给了苏秦许多赏赐 , 用来让他游说各诸侯国加入合纵联盟 。
成语解释:
不能在同一时间里来谈论 , 形容两者差距很大 , 不能相提并论 。
这个成语来源于《战国策.赵策二》 , 夫破人之与破于人也 , 臣人之与臣于人也 , 岂可同日而言之哉 。
【不可同日而语的故事成语不可同日而语怎么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