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先富们的淘金岁月



岁月|先富们的淘金岁月
文章插图

历史先选择了一部分人。 1 1978年的温州解放北路,就像藩篱外的小世界。 不少人在家门口偷偷摆地摊,“打击投机倒把办公室”的人随时会来没收东西。 姓“资”还是姓“社”?大地被浓雾笼罩着。 19岁的章华妹出摊,主要卖纽扣、手表、表带。小生意还不错,每天都能账好几块钱。 后来政策有所松动,地方政府见势决定颁发个体工商业营业执照,这在国内还没有先例。 温州市工商局个体经济管理科的人,只好自己设计样本,然后印发。章华妹拿到了编号10101的执照本,成为改革开放后的首个“个体户”。 温州人率先拨开了迷雾。 尽管后来出现“八大王事件”,也没有阻挡私营经济在温州星火燎原,按不住一座城市万众创业的野望。 永嘉一对弹棉花的兄弟从外地捡回不少次品纽扣,拿到镇上卖,没想到瞬时兜售一空,两人顺势做起纽扣买卖。 别人见了也跟着搞,永嘉桥头的摊子越摆越长。
岁月|先富们的淘金岁月
文章插图
直到1983年,形成了全国最早的农村专业市场——桥头纽扣专业市场,聚起近300个摊位。每天都有纽扣从外面运往桥头,再从桥头运往全国,供销大军穿梭如织。 短时间内,像桥头这样的专业市场在温州崛起10个,有的专营五金电器,有的卖纺织品、编织袋。 专业市场将销路打开后,一些头脑灵光的温州人开始自产,家庭小作坊风起云涌。 1985年5月12日,《解放日报》在头版发的一则长篇报道写到: 温州三十三万人从事家庭工业 这种形式让经济界大为震撼,费孝通称它为“温州模式”。 活跃的私营经济,让一批温州人先富起来。首个合法个体户章华妹,在1986年成了众多“万元户”里的一个。 大家骑着“二八大杠”,温州的菲亚特出租车已经满地跑。
岁月|先富们的淘金岁月
文章插图
2 1988年1月13日晚上,蛇口招商局大厦九楼一间会议室里,来了当代中国四大演讲家里的三个:曲啸、李燕杰、彭清一。 这次,他们以中国青年教育专家的身份,到深圳和蛇口年轻人谈价值观。 改革开放前沿的深圳,来淘金的人络绎不绝,他们跟时间与效率赛跑:到了蛇口的年轻人,上班赚钱;到罗湖和盐田的一些年轻人,当“倒爷”赚钱。 1983年初到深圳的王石,就有过一段倒卖玉米赚了300万的岁月。 交谈会上曲啸严肃地表示: 个别人来深圳的目的,是为了在别人创造的财富中捞一把,特区不欢迎这样的淘金者。 专家们认为,许多个体户把收入大部分献给国家,做公益,精神与做法都值得提倡。 观点遭到在场年轻人反对,一位青年代表说得很直接: 3位老师的思想在蛇口没有市场。 年轻人认为,“淘金者”来蛇口为赚钱,客观上也为蛇口建设出力了,没有触犯法律,无所谓过错,也没什么不好。 激辩过后,李燕杰任所长的北京师范学院青年教育研究所,向上提交一份材料,直指蛇口一些青年存在错误言论。 蛰伏了19天,蛇口方面才隔空回应,在报纸上刊发这样一篇文章:
岁月|先富们的淘金岁月
文章插图
《蛇口:陈腐说教与现代意识的一次激烈交锋》 一场小范围会议,最终掀起全国对新时期青年思想工作的大讨论。 这篇文章撰写之前,袁庚秘书给报社编辑部去电,传达了袁老的意思: 我站在年轻人那一边。3 两个率先冲破藩篱的地方,后来开辟了不同的发展道路: 一个挤出去,一个吸进来。 老北京人都知道,30年前丰台南苑乡有个“浙江村”,更准确地说,应该叫“温州村”。 当时本地农民只有1.4万人,外来人员有11万,其中95%是温州来的。 街巷里,服装、五金电器、小商品、发廊等摊位和店铺盘根交错。想买皮夹克了,就到“浙江村”的街头走一走。 不是在家办厂,就是在外做老板,哪里有赚钱的机会,温州人就走到哪里。“浙江村”只是一个缩影。 而深圳是一个巨大的磁场,吸附各个阶层的掘金梦。 1990年,深圳股市突然燥热起来,闻风而来的全国“股民”,在证券公司门口挤成沙丁鱼。 那是一场买到就是赚到的财富盛宴。 当时深圳还只有包括深发展、万科在内的5只股票在售。年初到10月,深发展股价涨近30倍。 有人在码头的黑市股票摊买入,在车站卖出,一个来回就赚到了巨额差价。 火热到短短一个月内,有关部门修改了3回涨停板制度,想要抑制人心和金钱的躁动: 先是每天限制涨停10%,后来改成5%,最后干脆杀到1%。 就是这样,依然天天封停。 没办法了,干脆开征印花税、入息税,严禁一些干部参与买卖股票。 然而,在唾手可得的财富面前,没人会轻易收手。 1992年8月9日,深圳发售500万张“新股认购表”,每人凭身份证可以购表一张。 300个发售点被120万股民挤爆。炎热的夏天,人贴着人、肉挤着肉,后面的用紧紧抱住前面的,不给别人留一丝加塞的缝隙。 绝大多数人提前三天来排队。 有个广州股民带着100张身份证提前一天赶到,转遍了所有发售点,根本挤不进队伍,最后坐在其中一个发售点对面的医院台阶上,看着人群发呆。 《蛇口消息报》刊登过一组抢购照片:一个被“清理”出队的股民抓着汗水浸透的钱和身份证,绝望地看向镜头。 报道说,这位江西来的股民喊了一句: 我排了两天两夜的队啊! 多年以后,这两个敢为人先的城市,在楼市里交汇了。 4 2001年8月18日,《温州晚报》组织157个温州人到上海看房,成交5000万。那一天开始,“温州炒房团”五个字,成了白鹿衔花之城抹不去的标签。 先富起来的温州人,不断寻找能安放金子的仓库。 把自个城市的房价拱上“全国第一”后,他们北到哈尔滨,南下三亚,西至伊犁,东涉深厦沪杭…… 扛着蛇皮袋装的钱,温州富人梦回80年代,像当年的供销大军走遍千山万水。 2005年,时任住宅与房地产业司司长的谢家瑾对媒体说,一季度上海成交单价超1万元的新房,外省居民购买占43%,其中温州人买走7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