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叔同出家背后的真相是什么

李叔同为什么出家
对于历史上的高僧,人们关注的是他们的佛修行,但对于弘一法师,人们更关注的是他出家的动机 。破产理论、逃避理论、幻灭理论和政治挫折理论等等 。事实上,这些解释只看到了表面的因素,背后的深层次因素,以及他从小接受的儒家思想 。
弘一法师:儒家和尚
【李叔同出家背后的真相是什么】于大夫说,杭州有两种特产,一种是夏天的蚊子,一种是寺庙里的和尚 。据于大夫在西湖边的观察,每隔五分钟,“就可以看到披着袈裟光头的佛童在众多现代女性中大步走来” 。
蚊子很容易理解,但有多少寺庙?有人夸张地估计,民国时期杭州的寺庙有2000多座,而西湖就是一片寺庙丛林 。
据说在南宋以前,西湖荒凉人烟稀少,却是僧人的福地 。然后,香客来了,文人开始和僧人交朋友 。然后,西湖就成了旅游胜地 。
虽然寺庙已经消失了,但说到虎跑寺,人们还是隐约知道这是一座著名的寺庙 。事实上,它是西湖边上的大寺庙之一 。高僧很多,但能被常人记住的高僧只有两个:在此逝世的济公和在此出家的弘一法师 。
佛事兴盛的杭州,有幸接受弘一的出家,但这个出家却引起了千古争议 。弘毅为何舍弃荣华,弃妻之鞋,壮年出家出家?对此,人们提出了破产和逃离世界的理论 。弘毅的学生冯子恺的理论、幻灭论、政治挫折论、“三层楼”论等等 。

李叔同出家背后的真相是什么

文章插图
其实,破产、逃避、幻想破灭等原因只能看作是表面的影响因素,深层次的原因在于他的儒家身份 。
“如果一个人认为下场是好的,那不是一个将军也会被砍头 。”年幼的李伯父答应了,要积极进取,希望投身革命 。他先跟随康良,1911年革命胜利时,他也欣喜若狂:“他的双手劈开老鼠 。勇气,一寸金铸民权大脑 。如果算上今生,你就是一个人,你的头脑就会很好 。”
1911年,辛亥革命导致票号破产,李氏家族产业遭受两次致命打击,李氏百万资产化为乌有 。在这种情况下,李叔同对1911年的革命依然没有丝毫怨恨,只是发泄了恢复山河的喜悦 。
破产论和挫折论都认为,李叔同在家族企业危机后过着艰难的生活,同时又因为缺乏抵抗能力而逃进了空门 。但实际上,他的经济状况并没有那么糟糕 。
1917年,去日本学习音乐的刘志平经济拮据,向李叔同求助 。这个时候李树桐基本靠工资过活,所以从105元的工资里拿出20元寄到日本 。资助过程一直持续到刘志平完成学业回国 。看得出来,薪水绰绰有余,生活也不吃紧 。在刘志平看来,要不是知道老师有钱,他也不会求助 。
其实,李叔同的出家,就在于他的儒家身份 。他有成就一番事业的想法,但现实是丑陋可鄙的 。因此,在他的文化血液中激发了隐士的想法 。
1911年辛亥革命后,军阀还在打仗,南北争吵更甚,不少文人受宠若惊 。民国初年的气氛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好 。民主空虚,民生凋敝,列强犹在……
儒家文化有“行以藏匿”的原则 。李叔同在后革命时期的幻灭中,遵循了这句古话,所谓“有道则显,无道则隐” 。现实的政治社会生活是丑陋的,学者们看不透,但他们是坚定的理性主义者 。因此,士大夫可以在革命潮流中大喊大叫,但一旦转向丑陋的政治运作,就会手足无措,感慨地说出“百废待兴” 。这个时候,撤退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
在中国传统文人的眼中,藏就是靠佛、靠老 。而李树桐首先选择了道家的隐居之道 。因此,回国后经常研究宋明理理的儒家学者李叔同“忽然信奉道教,常常把道教的经书放在书桌上,把自己的房间锁起来,学道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