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宽入职条件、拓宽职业空间 养老护理困境将破局

前段时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民政部联合发布了《全国护理人员职业技能标准(2019年版)》(以下简称《标准》) 。《标准》在提高职业技能要求、放宽准入条件、拓宽职业空间、缩短晋升时间等方面进行了重大修改 。
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职业能力建设司相关负责人介绍,《国家护理人员职业技能标准》于2002年颁布实施,2011年首次修订 。2012年起,我国养老服务业进入新时代,养老服务新需求涌现,养老工作呈现新发展态势,尤其是49亿老年人和4000万残疾人和半禁用 。老年人及其家人的护理需求与日俱增,现有的养老从业人员仅为30万人,远远不能满足养老服务的需求 。
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专业能力有待提高
目前,护理服务人员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具有专业护理水平的专职护士,多为普通病房护士或即将退休的护士;另一类是农民工组成的专职护士,主要来自农村闲散劳动力、下岗失业劳动力等 。主要有居家护理人员和机构护理人员两种 。
何女士,51 岁,在北京工作 16 年 。她的家乡在甘肃 。她初中毕业,一直担任住家保姆和保姆工作 。现在,何女士是一名住家保姆,照顾一名94岁的老人,并在家里工作了4年多 。
“我没有参加任何培训,在成为住家保姆之前,我在一家公司负责做饭,老人虽然年纪大了,但身体还是很强壮的,现在主要是做一些家务,包括做饭打扫卫生,我平时跟老人说话,把他当成自己的家人照顾 。” 何女士说,老人和孩子们都很满意,把她当成了家里的一员 。
据何女士介绍,她是通过熟人介绍进入这个行业的 。就职程序不正规,她没有签订合同,也没有“五险一金” 。通常,工资的支付主要取决于她与雇主之间的相互信任 。
除了何女士这样的“个体户”,养老机构的人员配置并不理想 。
2018年,泰康保险集团发布《我国典型地区养老服务机构从业人员服务能力调查报告》中提到,养老机构普遍存在所需人员总数普遍高于人员实际人数,涵盖护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等所有职业 。73.9%的养老机构反映护理人员短缺 。尤其是专业人员、护理人员、年轻雇员和医疗护理人员普遍短缺 。大部分养老机构反映员工招聘难,人员流动普遍较高 。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职业能力建设司相关负责人也表示,现阶段,我国养老服务人员面临人数不足、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专业有限等发展困难 。能力强,离职率高 。

放宽入职条件、拓宽职业空间 养老护理困境将破局

文章插图
选护工讲究质量
保护老年人合法权益
目前,我国老年人口数量较多,其中残疾、半残疾老人超过4000万 。《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十四条规定,赡养人应当履行对老年人的经济供给、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的义务,照顾老年人的特殊需要 。
《法制日报》采访人员了解到,有人聘请护士是因为工作忙,没时间照顾老人;很多人聘请护士,希望能为老人提供生活陪伴和精神慰藉 。
“每个人都想孝顺父母,但没办法,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我们也绰绰有余 。” 居住在北京市朝阳区的自由职业者王晓敏(化名)说,她给自己的父亲请了一名护士 。
对于护士的要求,王晓敏依次列出了“耐心”、“关怀”、“沟通”、“高技能”、“勤奋” 。王晓敏说,她在挑选护士时,更喜欢那些工作时间长、工作经验丰富的 。
然而,近年来,有报道称护理人员虐待老人 。
【放宽入职条件、拓宽职业空间 养老护理困境将破局】据媒体报道,南昌的吴某年事已高,身体不适,无法自理 。他的孩子在2014年10月和2014年11月聘请了两名护士在家照顾吴某,他们每个人每月支付3000元 。,2600元 。期间,由于吴某不配合护理,两名护士多次辱骂吴某,殴打辱骂吴某 。吴家得知此事后,在家中安装摄像头取证并报警 。最终,法院以虐待被照顾人罪判处两名护士有期徒刑两年;被告在附带民事诉讼中赔偿原告吴某损失鉴定费共计351元0.6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