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自律的故事 有关自律的故事


关于自律的故事  有关自律的故事

文章插图
1、中国思想家徐衡
徐衡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思想家、教育家和天文历学家 。一个夏天,许衡带着许多人逃跑了 。路过河阳,路途遥远,天气炎热,大家又饿又渴 。
这时,突然有人发现,路边有一棵大梨树,梨树上长满了甜梨 。于是,大家都跟我争着爬上树去摘梨吃,唯独徐恒一个人笔直地坐在树下,不为所动 。
众人都觉得奇怪,有人问许衡:“你不去摘梨解渴吗?” 许恒回道:“不是你自己的梨,你怎么能随便摘!” 询问之人不由笑道:“现在局势这么乱,大家都在逃,眼前这棵梨树的主人已经不在了,主人不在,你何必介意? "
许衡道:“梨树失主,我的心岂不是无主?” 许恒从不摘梨 。
在混乱的局势中,通常约束和规范人们行为的制度在饥渴面前失去了效力 。许恒可以无动于衷,因为他心里有一个“主人” 。在徐衡心目中,“师傅”就是自律 。有了自律,你就可以在没有纪律的情况下牢牢抓住自己 。
2、明代学者徐璞
徐璞年轻时性格沉稳,举止成熟 。当他在私立学校学习时,他从不严厉 。有一次,老师发现他经常从口袋里掏出一个小笔记本来翻阅,以为是小孩子的玩物 。走近一看,原来是自己亲手抄写的儒家经典语录,非常欣赏 。
徐璞也效法古人,不断检查自己的言行,在书桌上放了两个瓶子,分别存放黑豆和黄豆 。每当心中生起善念,或说一句善言,或做了一件善事,就往瓶里丢一粒黄豆;反之,言行有过失,就扔黑豆 。一开始黑豆多,黄豆少,所以他不断地反省和激励自己 。渐渐地,黄豆和黑豆的数量相等了,他继续努力,对自己要求更严格;久而久之,瓶子里的黄豆越积越多,相比之下,黑豆逐渐变得微不足道 。直到后来当了官,他仍然保持着这个习惯 。
关于自律的故事  有关自律的故事

文章插图
有了这种恒久的克制和鼓励,他不断地修炼自己,完善自己的品格,最终成为一代高官 。徐璞对自己行为的高标准克制显示了他强烈的自律意识 。即使是独自一人,他也能有意识地约束自己,谨言慎行 。
自律是自律的最高境界 。它使一个人能够独立工作,不受监督,不受外界事物的影响 。相反,他丝毫没有放松自我监督的力度,按照一贯的道德标准,谨慎自觉地进行规范 。一如既往地对自己的言行保持道德意识 。
3、战国政治家苏秦
【关于自律的故事有关自律的故事】战国时期,有一个人叫苏秦,也是著名的政治家 。小时候,因为知道的不多,所以去了很多地方做事 。回家后,家人对他也很冷淡,看不起他 。这对他来说非常令人兴奋 。于是,他下定决心要好好学习 。他经常看书到深夜,很累,经常打瞌睡,想睡觉 。于是他想出了一个办法,准备了一把锥子,在他打瞌睡的时候,他用锥子刺了他的大腿 。就这样,突然觉得痛,清醒了,再坚持看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