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有华为海思,后有小米澎湃( 二 )


虽然S1没有受到市场的好评,但小米能够完成芯片自主研发并实现入局后安装的能力也值得称道 。因此,小米用户给予了极大的包容,他们的二代澎湃S??2芯片更值得期待 。不过S1发布已经三年了,至今还没有S2的消息,这让外界开始怀疑小米是否放弃了自研芯片 。
8月9日,小米创始人雷军在微博回应称,虽然小米的澎湃芯片遇到了很大的困难,但他将继续在芯片研究领域发力,对国内米粉影响很大灵感 。但是,芯片研发一直是一个重资产、重研发的领域,其研发过程也面临着多重技术难题 。
小米自研芯片的新老问题
具体来说,在小米自研芯片的过程中,还存在两大问题 。一是无法回避的基带芯片研发专利问题,二是生产问题 。
在基带芯片技术专利方面,高通已经获得了70%的CDMA专利,手机厂商要想使用2G-4G通信技术,就必须向高通支付高额的专利费(俗称高通税) 。

前有华为海思,后有小米澎湃

文章插图
在澎湃S1芯片的设计过程中,为了逃避“高通税”,小米巧妙地避开了高通的技术专利,结果导致手机无法支持联通的3G和4G功能,电信,让5C手机的3G和4G功能无法实现 。销售受到很大影响 。
在最新的5G基带芯片技术方面,华为、高通、苹果、三星、联发科、紫光展锐均获得了大量技术专利 。小米要想研发自己的5G基带芯片,就必须避开六家公司的技术专利,这给小米澎湃芯片的研发带来了新的挑战 。
另外,即使自研芯片的技术问题解决了,芯片的生产也将是另一个问题 。华为海思仍面临有芯难量产的困境,小米风起云涌的芯片也不例外 。这对小米来说也是一个不小的打击 。此外,澎湃的芯片还需要攻克芯片研发的技术难题 。
近年来,中国芯片的技术封锁越来越严重 。在这种情况下,小米风起云涌的芯片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才能取胜 。
我还是要负重去远行
自研芯片从来都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其高投入和对研发的重视,让行业巨头难以经历诸多波折,对于新创企业来说更是难上加难 。比如代表行业领先水平的高通,拥有最优越的骁龙820芯片,在骁龙810失败后受到市场的好评,可见芯片设计过程中的风险 。
从技术上看,芯片技术重研发的特点决定了自研芯片是不断的技术突破 。雷军对澎湃芯片研发的坚持,体现了小米掌握芯片技术的决心 。
尽管困难重重,小米并没有放弃 。事实上,在国内自研芯片企业中,不放弃的不止小米一家 。就在今年年初,国内vivo和OPPO也公布了各自的芯片技术研究 。虽然这些公司的表现还不是很好,但国内公司集体发力芯片技术研发的势头已经开始,而且绝对不会停止 。
华为被打压,国内企业觉醒 。只有掌握了芯片技术,才能真正掌握市场,面对高通的“卡脖子”,才有更多的选择余地 。如今,随着OV的入局,国内四大厂商纷纷投入到芯片技术领域的研发战中,这预示着在不久的将来,在麒麟澎湃的背后,无数芯片“后浪”将开始背负重担,奋力奋起 。
在这样的背景下,小米要想依靠澎湃芯片占据有利局面,还需要更大更持久的资金投入和研发积累 。从这个意义上说,小米要自主研发芯片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
【前有华为海思,后有小米澎湃】文/刘匡公众号,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