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针|人际交往中,遵循这2字方针,你的人缘会越来越好,福气多多


《围炉夜话》中有这么一句话,诠释了人际交往的法则,更告诉了我们什么样的朋友值得深交。
书中原文是:

也就是说,一个“信”字是人立身处世的根本,所以做人不能没有信用;
一个“恕”字,是与他人交往时最重要的品德,所以应该终生奉行。
为什么古人如此看重信、恕二字呢?
诚信、仁恕的人,又是如何收获更多人生福气呢?
下面我们来一起看看!

方针|人际交往中,遵循这2字方针,你的人缘会越来越好,福气多多
文章插图

俗话说“
一个人在社会上立足,首先要做人做事让人信任,这样才能有威信。
一个家庭之所以能够组建起来,并且良好运转,是因为男女双方彼此信任,能够和谐和睦相处。
一个人要想把事业做大做强,主要是靠人品与口碑,其中尤以诚信为根本,因为大家都愿意与讲诚信的人合作。
一个国家要想繁荣富强,老百姓首先要相信国家,对国家未来充满希望,然后一起努力,创造出美好未来。
其实,人类社会的文明就是建立在诚信体系之上的。
比如说,人们普遍使用统一的货币,就是因为信任国家;
两家企业进行合作,签订合同,也是出于彼此之间的信任。
人与人之间交往的基础是互相信任,一旦出现了“信任危机”,人际关系就会紧张。
就如孔子所说:“人而无信,真不知他怎么办。就像大车的横木两头没有活键,车的横木两头少了关扣一样,怎么能行驶呢?”

方针|人际交往中,遵循这2字方针,你的人缘会越来越好,福气多多
文章插图

反之,诚信的人,走遍天下都不怕!
当初,商鞅为了赢得大众的信任,立木为信,告诉众人“谁要是能把南门竖起的三丈高木头扛到北门去的,就赏十两金”。
但是围观的老百姓都是抱着怀疑的态度,不相信天下有此等好事,最后竟然没有一个人敢上去扛木头。
商鞅知道老百姓还不相信他下的命令,就把赏金提到五十两。
正在大家看热闹不嫌事大的时候,一个年轻人从人群中走出来,表示愿意试一试。
等到年轻人顺利搬完木头,商鞅立刻兑现诺言,赏赐年轻人五十两黄金。
这件事很快就传了开去,一下子轰动了整个秦国。老百姓都说: 商鞅说到做到,他是个讲诚信的人!
之后,商鞅推行新法,明令各种赏罚标准,非常顺利,因为老百姓相信商鞅是个“言必信,行必果”的人。
最终,秦国也通过商鞅变法走上了富国强兵的道路。

方针|人际交往中,遵循这2字方针,你的人缘会越来越好,福气多多
文章插图

《处世悬镜》更是告诫大家:
因为一个人如果对自己不够坦诚,则是属于欺骗自己内心,终究会自暴自弃。
一个人,与人相处时,如果不讲诚信,则会丧失品德,留个坏名声,又增加他人的怨恨。
【 方针|人际交往中,遵循这2字方针,你的人缘会越来越好,福气多多】反之,做人忠信谨慎,这便是树立“德义”的根基。

厚德之人,方可厚载万物,行稳致远,福气多多!

方针|人际交往中,遵循这2字方针,你的人缘会越来越好,福气多多
文章插图

仁恕属于典型的儒家思想,我们要想获得他人的尊敬和爱戴,首先要将心比心,主动地尊敬和爱戴他人,正所谓是:
生活就是一面镜子,我们笑,它也笑;我们哭,它也哭。
我们若是能够心怀“仁恕”,普爱众生,众生也会渡我们、爱我们。
只可惜,人们往往喜欢将“仁恕”用在自己身上,放低自我要求;
但是用各种道德标准去约束他人,对他人指手画脚、求全责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