曝光迈高奶粉各种黑历史 澳大利亚迈高奶粉怎么样

长期以来,洋奶粉以“高工艺”、“好品质”的形象在市场上扎堆,在中国扮演着“狼来了”的角色,具有很强的竞争力 。给国产品牌带来压力 。然而,从去年下半年开始,这家澳大利亚乳业巨头不仅在国内市场遭遇食品安全问题,还陷入财务困境,最终被一家加拿大公司收购 。伊利、蒙牛、京东、华润等中国企业,从IPO投资到最终收购,都跑得最火热,为什么赔钱还心酸?有哪些经验教训?

曝光迈高奶粉各种黑历史  澳大利亚迈高奶粉怎么样

文章插图
一年四个月,食品安全问题,麦高成年度“最黑”洋奶粉
作为澳大利亚最大的乳制品生产商,系列产品很早就进入了中国市场,得到了中国消费者的喜爱 。MG的德云()牛奶是第一批售罄的牛奶;良好的市场表现也让MG Unit Trust受到中国投资者的青睐 。2015 年 7 月,MG Unit Trust 在澳大利亚证券交易所上市 。当时有很多中国玩家进入游戏 。其中,华润五丰购入1025万股,京东购入950万股 。可以说,它的成功也代表了当时国外奶粉在中国的成功 。
曝光迈高奶粉各种黑历史  澳大利亚迈高奶粉怎么样

文章插图

曝光迈高奶粉各种黑历史  澳大利亚迈高奶粉怎么样

文章插图
此后,随着国家有关部门对乳制品行业发展的日益重视,以及中国乳品企业产品质量的快速提升,国人对国产乳制品的信心也随之增强 。迅速 。,它的表现有些出人意料 。2017年9月和2018年1月,公司旗下有4批次产品因超过保质期或未按规定提供证明和证明材料被海关截获,从而进入2017年12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的食品禁令 。质监另外,麦科在青岛设立的加工厂也于2017年5月被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点名,指出“
投资陷入巨亏,并购被“玩”,麦高留下重伤
不仅继续伤害相关中国卖家的利润,也给中国投资者留下了许多伤害 。从股市来看,华润和京东作为最早入市的中国玩家,分别以2.1澳元/股的IPO认购价认购1025万股和950万股 。2015年,万万没想到,上市以来,麦高股价因经营不善和内部矛盾不断下跌 。面对低迷的股价,华润和京东不仅没有抛售,华润五丰甚至连麦高的股价都暴跌 。当时他们逆势增持,收购麦高后,其股票估值仅为1澳元左右,即华润和京东 。
相比股市全面受损,米高梅对中国资本收购的态度更“心碎” 。据了解,自米高梅寻求并购以来,至少有4宗来自中国的高价报价被拒绝,其中蒙牛出价15亿澳元,并承诺未来5年再追加3亿至4亿澳元 。帮助 Maigo 拓展业务发展 。伊利出价16亿澳元,承诺维持麦高信托目前的上市地位,奶农股东仍可保留麦高乳业49%的股权 。华润五丰和光明乳业的出价也分别达到了16亿澳元和15亿澳元 。如果拒绝要约是可以接受的,那么MGO明知澳大利亚政府可能不支持,仍积极邀请中国投资者出价,并通过《澳大利亚人报》等媒体泄露中国出价,刺激其他收购方增加收购筹码的行为极其丑陋!此次收购终于以13.1亿澳元的低价完成了与加拿大萨普托集团的最后一步 。
曝光迈高奶粉各种黑历史  澳大利亚迈高奶粉怎么样

文章插图
【曝光迈高奶粉各种黑历史澳大利亚迈高奶粉怎么样】
曝光迈高奶粉各种黑历史  澳大利亚迈高奶粉怎么样

文章插图
可以说,这三年来,面对中国市场和资本的巨大热情和好感,麦格给出了最坏的答案 。但在这种情况下,也凸显出中国企业在海外投资并购时决策信息缺失、行动迟缓等问题 。
无论从国外奶粉近几年在中国市场的表现,中国市场未来的增长前景,还是澳大利亚的产业规模,投资无疑是值得的,收益可期,但如果相关中国企业可以更多实地了解MG近三年的业绩和财务状况,以及当地政府对中国收购的态度,绝对不会导致被投资方无路可走的局面投资者是不动的 。诚然,即使中国资本“不差钱”或追求更长远的布局,对于跨境投资或收购,也需要做好前期研究和准备工作,这样才有可能实现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