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地疫情多次暴发 溯源调查发现了什么( 二 )


局地疫情多次暴发 溯源调查发现了什么

文章插图
疫情发生以来,青岛立即组织了大规模的流动排查和分类检测 。图为青岛网红小麦岛变化检测点 。该市有一个测序小组进行核酸检测 。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科研究员李忠杰表示,青岛疫情具有三个特点:一是病毒从国外输入,是一个统一的流通链;二是发生在特定场合,影响范围;三是实时发现病例 。处理速度很快,没有引起社区传播 。吴尊友还指出,青岛疫情的独特之处在于,最先被感染的两个人并没有造成疫情在冷链行业的传播 。这也有助于厘清爆发源头的其他可能性,证明此次爆发是由于受污染的海产品通过冷链运输入海造成的 。
外防输入要夸大“人品并重”
从冷链食品包装中驱散活病毒,这到底意味着什么?
“这说明我们防境外输入、防国内反弹的防控策略是准确的 。” 吴尊友说,现在国外防务进口强调“两个字”,即要防止国外感染者回国赚钱 。防止国外污染的冷冻食品通过冷链运输将病毒带入海洋 。
这一次,活病毒散落在进口冷冻鳕鱼的外包装上,进口海鲜尤其受到关注 。吴尊友提醒,这并不意味着通过冷链进口的肉类食品没有引入病毒的风险 。“欧美很多肉类加工企业此前都经历过疫情累积,如果在复工复产时没有做好标准的防疫,从疫情严重的海外国家进口的牛羊肉鸡肉等也可能携带病毒通过冷链运输 。到中国,肉食品的检查不能放松 。” 吴尊友说道 。
对于老利民来说,进口海鲜和肉类还能吃吗?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专家指出,新型冠状病毒很可能以冷链物品为载体跨境输入,但面临感染风险的人群主要是冷链物品从业人员 。从事冷链产品的装卸、加工和销售 。工作人员和公众因打架或食用冷链食品而感染的风险非常低 。
中国疾控中心公布的数据证明,中国市场的畅通冷链食品被新型冠状病毒污染的风险很低 。截至9月15日,全国24个省份共提交检测结果298万份,其中冷链食品及包装样本67万份、员工样本124万份、环境样本107万份 。并且在包装中检测到新冠病毒核酸,病毒核酸载量低,之前活病毒没有散去 。
“活病毒、死病毒和病毒片段都可以检测出核酸阳性,但只有活病毒具有传染性 。从298万份中检测出22个核酸阳性,没有活病毒散落,说明吃冷链病毒被物品感染的风险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 吴尊友提醒,如果还是心神不宁,可以提高警惕,比如注意生熟食物不要乱放,砧板不要混在一起;接触过海鲜和冻肉的手不要洗手 。清洁,触摸你的嘴,嘴,鼻子,眼睛等 。
对于经常密切接触新型冠状病毒污染概率较高的冷链产品的行业从业人员,中国疾控中心督促他们增强防护意识,做好日常防护工作 。例如,避免直接接触皮肤或受污染的冷链产品 。接触冷链产品后,衣服不脱落,不被污染 。在洗手和消毒双手之前,请勿触摸您的口鼻和眼睛 。工作完成后,应立即洗手消毒,并按期进行核酸筛查 。.
加强境外输入病例闭环管理,切断病房
局地疫情多次暴发 溯源调查发现了什么

文章插图
近日,山东烟台边检总局按照疫情防控边检流程,为来自巴西的40万吨巨轮办理边检手续 。针对该船20余名中国海员需要上下船轮班的情况,边检机构特派多组值班人员对下船、离船海员进行人员检查,确保下船海员第一时间进行核酸检测 。
目前,全球仍处于疫情高峰期,单日新增病例数更高 。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数据显示,截至北京时间10月20日凌晨,全球累计确诊病例已超过4015万例,累计死亡病例已超过11例1.@ > 50,000 。仅过去7天,各国新增确诊病例就超过250万例,是新冠肺炎出现以来单周新增病例数最多的一年 。国家卫生组织发布的新冠疫情数据显示,北京时间10月18日1时43分,全球新冠确诊病例数较前一日有所增加,创疫情以来最大单日涨幅,连续两天创新 。高的 。国家卫生组织负责人谭德塞在例行采访人员会上表示,随着北半球进入冬季,多地新冠确诊病例加速增长,尤其是欧洲和北美地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