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息肉是怎么引起的 为什么会长息肉


胃息肉是怎么引起的 为什么会长息肉

文章插图
为什么会长息肉
胃息肉是一种公认的胃癌癌前期病变 。据统计,约有1-5%的胃镜受检者中可发现息肉,其中约80%为炎性或增生性息肉,约20%为腺瘤性息肉 。目前,对胃息肉的病因及发病机制仍不完全清楚,初步研究提示: 1.增生性息肉或炎性息肉通常是由于胃内感染和损伤引起的适应性反应,如幽门螺杆菌(H. p)感染,在中国感染率达57%~75%,H. p阳性的增生性息肉患者在成功根除H. p感染后,其中约40%的患者息肉完全消退;
2.而腺瘤性息肉和H. p感染关系不明确,它的发生多与基因突变有关,可能是由
于外界或环境因素改变而导致多个基因改变造成的 。
3.家族性息肉有家族史或遗传可能 。
4.药物疾病原因:某些药物长期刺激胃粘膜而发生息肉;
5.也有报道称质子泵抑制剂长期服用也会刺激产生;
6.此外,胃食管返流症等疾病也会引起息肉发生 。
胃息肉无症状易被忽视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体检越来越受重视,做胃镜检查的人也越来越多,所以胃息肉的发现率逐年增高 。除非胃息肉过大或位置特殊,如长在幽门处导致幽门梗阻等,绝大多数胃息肉几乎不会引起人体的不适症状,如不做胃镜检查,很容易被人们忽视 。但由于胃息肉有恶变可能,且个别胃息肉恶变几率很高,患者一旦忽视很可能罹患胃癌,所以建议应重视胃镜检查 。此外,老年人胃病发病率高,如胃溃疡、胃炎等,会经常服用抑制胃酸分泌的药物 。虽然抑酸药物对于治疗胃病非常有效,但同时也增加了胃息肉的患病可能,所以老人们在胃病治愈后,一定要及时停药,千万不要滥用,否则可能治好了原有的胃病,招来了新的胃病 。胃息肉到底要不要切除
患者发现胃息肉后,应观察胃息肉的大小、形态和数目: 1、如胃息肉直径小于1厘米,且数目较少,可先定期监测 。通常建议50岁以上患者每年做一次胃镜检查,观察息肉生长状况,如没有长大和增多倾向,则可继续观察 。也可以在内镜下行切除术 。
2、如息肉直径在1~2厘米之间,通常认为可切可不切,但是如数目较多,则建议切除,尤其是息肉无蒂,属腺瘤型息肉,则一定要切除 。
1~2厘米的息肉可在胃镜下切除,无需另做手术,所以患者不必有太大心理负担 。
【胃息肉是怎么引起的 为什么会长息肉】 3、如息肉直径大于2厘米,则不论息肉多少、类型、有蒂无蒂,一定要切 。此类息肉最好通过腹腔镜手术切除,通过胃镜切除很容易切漏,而一旦切漏,后续处理非常麻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