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机电一体化?机电一体化技术是什么?( 二 )


5、减少反向死区误差 。在进给传动方面,一方面采用无间隙减摩滚珠丝杠副、带预紧的双齿条齿轮副等精密机构 。
6、改进支架和车架的结构设计,增加刚度,减少振动,降低噪音 。例如,复合材料用于提高刚度和强度,减轻重量,减小体积,使结构紧凑,从而保证系统的小型化、轻量化、高速化和高可靠性 。
二、机械系统的组成
一般来说,机电一体化机械系统应主要包括以下三个主要部分 。
1、传输机制
机电一体化机械系统中的传动机构不仅是速度和扭矩的转换器,而且已经成为伺服系统的一部分 。应根据伺服控制的要求进行选择和设计,以满足整个机械系统的要求 。伺服性能 。因此,传动机构既要满足传动精度的要求,又要满足体积小、重量轻、速度快、噪音低、可靠性高的要求 。
2、组织
导向机构的作用是支撑和导向,为机械系统中的各个运动装置安全准确地完成其在特定方向的运动提供保障,一般为导轨、轴承等 。
3、执行机构
执行器是用于完成操作任务的直接装置 。执行器在电源的驱动下,按照操作指令的要求完成预定的操作 。一般要求灵敏度高、准确度高、重复性好、可靠性好 。由于计算机的强大功能,将传统的电动机作为动力源,发展成为具有动力、变速、执行等多种功能的伺服电机,从而大大简化了传动和执行机构 。
机电一体化系统的机械部分除了以上三部分外,通常还包括底座、支架、外壳等 。
三、机械系统设计思路
机电一体化的机械系统设计主要包括静态设计和动态设计两部分 。
1、静态设计
静态设计是指根据系统的功能需求,通过研究,制定出机械系统的初步设计方案 。该方案只是一个初步的大纲,包括系统主要零部件的种类、各部件之间的连接方式、系统的控制方式、所需能量等 。
在有了初步设计方案后,开始按技术要求设计系统各部件的结构、运动关系及参数;确定零件的材料、结构和制造精度;检查过载能力的计算;相关元素和组件的选择;系统的阻尼配置等 。以上称为稳态设计 。稳态设计保证了系统的静态特性要求 。
2、动态设计
动态设计是研究系统在频域的特性 。它是基于静态设计的系统结构 。通过建立系统各环节的数学模型,推导整个系统的传递函数,利用自动控制理论的方法得到系统 。频率特性(幅频特性和相频特性) 。系统的频率特性反映了系统对不同频率信号的响应,决定了系统的稳定性、最大工作频率和抗干扰能力 。
静态设计是一种忽略系统自身运动因素和干扰因素影响的产品设计 。对于对伺服精度和响应速度要求不高的机电一体化系统,静态设计即可满足设计要求 。对于精密高速的智能机电一体化系统,环境扰动以及系统的结构和运动因素都会对系统产生很大的影响 。因此,需要对各个环节的相关参数进行调整,以改变系统的动态特性,以保证系统的功能 。要求 。动态分析设计过程往往会改变部分早期设计方案,有时甚至会推翻整个方案,需要重新进行静态设计 。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出于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果作者信息标注有误,请尽快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