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补偿金如何计算?2019职工经济补偿金如何计算( 二 )


3、计算基数
在计算经济补偿时,工作一年后支付一个月的工资 。关于月工资是员工自己的月工资、公司员工的平均月工资,还是当地的平均月工资,在劳动合同法的制定过程中进行了讨论和研究 。最后,月薪定义为员工终止或终止劳动合同 。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之所以制定这一规定,主要是出于以下考虑:一是为了保持制度的连续性,如果原规定不足,应进行适当的修改 。《违反、解除劳动合同经济补偿办法》第十一条规定,本办法所称经济补偿的工资计算标准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前十二个月的月平均工资 。企业的正常生产条件 。用人单位依照本办法第六条、第八条、第九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时,劳动者月平均工资低于企业月平均工资的,按平均工资标准支付 。企业的月工资 。根据该规定,月平均工资在不同情况下具有不同的内容 。该规定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保护低收入劳动者的权益,但设计过于复杂,不利于劳动者的掌握 。同时,也不同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做法 。因此,劳动合同法统一了平均月工资的内容,操作简单,一目了然 。二是注重公平,平衡劳动合同双方的权利义务 。《劳动合同法》规定,平均月工资是劳动者在劳动合同终止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这一规定一方面保护了员工的合法权益 。一些员工在雇主那里工作了很长时间 。工资可能比最终工资低很多 。考虑到价格等因素,《劳动合同法》规定以最近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为准 。另一方面,也考虑到用人单位的实际情况 。劳动者的经济补偿应当与劳动者自身的工资收入相适应 。一般来说,某个职位的薪酬是受市场规律调节的 。有些工作的工资水平很高,有些工作的工资水平较低 。某个地区的公司之间存在很大差异 。如果规定以企业职工平均工资或当地平均工资为标准,显然对用人单位不公平 。

经济补偿金如何计算?2019职工经济补偿金如何计算

文章插图
4、计算上限
在劳动合同法的制定过程中,有人认为,一些工资高、谈判能力强的高端工人,在劳动关系中并不总是处于弱势地位 。如果经济补偿的规定全部适用,用人单位的负担过重,不能体现经济补偿的性质和特点 。建议对劳动合同法进行调整 。这种看法在一定程度上是合理的 。当前最紧迫的问题是如何更好地保护处于不利地位的低端劳动者的基本劳动权利 。对于高端劳动力,可以采取强制性法律规定与市场监管相结合的方式 。,保障其合法的劳动权益 。但考虑到我国尚无区分劳动者不同群体、适用不同法律的先例,且立法技术难以处理,《劳动合同法》并未将高端劳动者排除在保护范围之外,但在经济补偿方面,对高端工人施加了一些限制 。即在工作年限和月工资基数方面有限制,规定劳动者月工资高于人民政府公布的上一年度职工平均月工资三倍的用人单位所在地的直辖市或者设区的市政府,用人单位应当通知劳动者 。经济补偿金的支付标准为员工平均月工资的三倍,经济补偿金的支付年限最长不超过12年 。
另外,为督促用人单位及时支付经济补偿,《劳动合同法》第84条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不按照规定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依照本法,劳动行政部门应当责令其限期支付经济补偿金 。逾期不支付赔偿金的,责令用人单位按照不低于应支付金额的50%以上100%以下的比例向劳动者追加赔偿 。
在某些情况下,即使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也应当依法向劳动者支付相应的经济补偿 。在计算经济补偿时,要考虑到劳动者的工作年限、规定的计算标准、月工资的计算基数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