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部:广东浙江等五省污染源数量占全国52.94%

中新网6月10日电 生态环境部副部长赵英民今天表示,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已经摸清了全国各类污染源的基本情况,以及各种污染源的数量、结构和分布 。2017年末,全国各类污染源358.32万个(不含移动源) 。其中广东、浙江、江苏、山东、河北等省占全国总量的52.94% 。
10日上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召开《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公报》新闻发布会 。谈及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结果,生态环境部副部长赵英民表示,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结果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 。
首先,我们了解了全国各类污染源的基本情况,各类污染源的数量、结构和分布情况 。2017年末,全国各类污染源358.32万个(不含移动源) 。其中,工业源24个7.74万个,生活源6个7.95万个,畜禽养殖场3个7.88万个,污染集中治理设施8.4万个 。其中,广东、浙江、江苏、山东、河北等省各类污染源数量占全国总量的52.94% 。全国污染源数量,特别是工业污染源数量,基本呈现由东到西的渐进式发展 。减少分配 。分行业看,金属制品、非金属矿产品、通用设备制造、橡塑制品、纺织服装等5个行业占工业污染源总数的44.14%在国内 。此外,截至2017年底,全国机动车保有量2.67亿辆,工程机械保有量41台3.2万辆,农机柴油动力总量2. @7.62 亿千瓦 。船舶数量为 27.80,000 。2017年,全国铁路内燃机车油耗246.18万吨,民航起降1024.89万架次 。这是各种污染源的基本分布 。
其次,我们掌握了各种污染源的排放情况 。从全国水污染物排放情况看,化学需氧量2.143.98万吨,总氮304.14万吨,氨氮96.34万吨 。在排放方面,长江、珠江、淮河流域流域面积大,涉及省份多,化学需氧量、总氮、氨氮等污染物排放量较大 。从排放强度看,海河、辽河、淮河流域单位水资源污染物排放强度较高 。全国大气污染物排放量为:氮氧化物1785.22万吨,颗粒物1684.05万吨,二氧化硫696.32万吨 。此次,我们还对部分行业和领域的挥发性有机物排放量进行了调查,全国范围为1017.45万吨 。京津冀及周边地区、长三角和汾渭平原是我国大气污染源单位面积排放强度较高的地区 。众所周知,这三个区域也是国家确定的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 。全国固体废物情况如下:2017年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38.68亿吨,综合利用量20.62亿吨,处置量为9.431亿吨,当年库容为9.31亿吨 。全国秸秆产量8.5亿吨,利用量5.85亿吨 。山西、内蒙、河北、山东、辽宁五省占全国一般固体废物的42.4%,山东、河北、山西、安徽、江苏约占全国总量的42.4% 。到全国 40% 。
三是完善重点污染源档案和污染源信息库 。本次普查已形成全国污染源普查第二次统一数据库,数据库表1800余张,1.数据字段50000余个,1.数据记录5亿余条,形成全国第一“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一张图” 。按照《污染源普查档案管理办法》的要求,所有档案都得到了有序的管理和存放 。
四是培养和培养了一批具有环保铁军精神的业务骨干 。在普查工作中,各级普查员、普查指导员发扬环保铁军精神,奋发图强,艰苦奋斗 。建立各类污染物排放的核算方法 。在总结普查结果的过程中,通过分析和归纳,掌握了环境政策和环境现状,得到了全面的学习和改进 。通过普查,培养了一批具有高度责任感和敬业精神、熟悉政策、精通业务的综合型人才 。
五、进一步提高全民环保意识 。人口普查花了很长时间,持续了三年 。整个普查期间,通过多媒体、多种方式宣传,得到广大媒体朋友的大力支持,动员社会各界力量,积极参与普查工作,提高了全社会的环保意识,创造了良好的普查工作 。氛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