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尿床该怎么治 孩子尿床是什么原因


孩子尿床该怎么治 孩子尿床是什么原因

文章插图
难以启齿的尿床问题
尿床,又称夜间遗尿,在2、3岁前的孩子身上是很常见的,随着年龄成长,其膀胱控制能力会逐渐成熟稳定 。大部分的孩子在4~5岁左右,就能够获得较稳定的膀胱排尿控制能力 。
曾有学者针对尿床议题进行相关的流行病学调查,发现6~12岁的国小年龄群中,在过去一个月内曾发生一次以上尿床的盛行率为5.5%,随着年纪增长,尿床比例慢慢减少,7岁为9.3%、12~13岁为0.6% 。
从性别来看,男孩因为泌尿性系统成熟度较慢,且先天肾脏泌尿系统疾病发生率较高,因此男孩的尿床比率约为女孩的2倍,此盛行率与欧美国家的调查结果差不多 。
尿床若年满5岁、每周2次,应求医!
倘若5岁以后,偶尔发生尿床现象,也不必过于担心 。但若5岁以上的孩子,每周仍都有不自主的尿床达2次以上,就会建议至门诊进行检查 。求诊目的在于确认是否罹患先天肾脏泌尿系统疾病或是其他潜在因素造成孩子尿床,并给予适当的生活及治疗建议 。
导致尿床的原因众多,主要还是根据发生频率及检查结果来评断 。一般而言,若检查结果没有肾脏及泌尿系统问题,大多只是孩子的成熟度较慢,大部分这样的孩子随着年纪增长会有所改善 。
根据统计,5岁以上的孩子,每年会有15~20%的孩子会逐渐自行改善尿床问题 。
孩子尿床是什么原因
【孩子尿床该怎么治 孩子尿床是什么原因】 尿床原因众多,粗分两类
尿床原因众多,可粗略分为「原发性」及「继发性」两大尿床类型 。原发性是从出生后就一直出现尿床的现象;继发性尿床则为曾经有6个月以上都没有尿床,但突然某个时间点之后,又开始频繁的尿床 。
大多为原发性尿床 大部分求诊的孩子检查结果以原发性尿床居多 。一般而言,先进行简单的病史问诊及身体检查,再根据需求,安排相关检查,如:尿液、肾脏膀胱超声波检查…等 。
倘若初步检查结果排除了先天肾脏泌尿系统疾病,绝大部分与膀胱控制能力成熟度有关 。
不过,除了膀胱控制能力之外,大脑苏醒中枢亦扮演重要角色 。尚未成熟的大脑苏醒中枢无法侦测到胀尿的膀胱,当然也无法发出信号让孩子醒来去上厕所,因而使得孩子时常尿床,这也是为什么原发性尿床的孩子常常具有熟睡不易叫醒的特质 。
继发性尿床须找出原因 曾有6个月以上没有尿床记录的孩子,却又突然开始尿床,这就是继发性尿床,其病因有可能是罹患了泌尿道感染、慢性肾脏病、尿崩症…等后天的泌尿系统疾病,或是医师也会针对儿童的心理状态、行为、学校表现及家庭状况进行咨询 。
像是最近刚搬新家、从幼儿园毕业上小学或换老师、家中有了新生儿…等不调节的事情,都会有可能导致孩子又再尿床 。
切勿轻忽尿床问题
在传统刻板观念里,总认为孩子尿床只是因发育尚未成熟而无法控制排尿所致 。许多爸比妈咪,甚至医护人员都相信尿床并无大碍,尿床现象将会随着孩子的成长而随之消失 。对于尿床都视为当然或采取观察态度 。
事实上研究发现患有尿床的孩子比起无尿床习惯的孩子,明显有较严重的情绪(如:经常感到焦虑和抑郁)、思想、注意力以及行为问题,同时自尊亦受到严重的损害 。然而当他们痊愈之后,所有心理及行为问题都有明显的改善 。
因此,尿床并非如过去相信的无害,特别是针对己经出现上述现象的孩子应给予及早治疗 。
此外,也有研究发现,患有严重尿床的孩子可能同时具有睡眠障碍与膀胱功能失调的症状,特别是那些曾经接受过多种治疗而又失败的孩子,这些种种问题都必须得到适当的注视和检查,从而恰当地提供针对不同类别尿床的有效治疗,才能有满意的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