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定位软件寻人真实度 手机号码定位寻人软件是真的吗

此类号称可以一键查看对方位置的应用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 包括袋鼠、定位宝、知微、知微宝、微知宝……等等 。
在新颁布的民法典中 , 对个人信息的规定比《网络安全法》更加具体 。个人信息中除了自然人的姓名、出生日期、身份证件号码、生物特征信息、地址、电话号码等信息外 , 还包括电子邮件地址、行踪等信息 , 受法律保护 。
那么 , 这些软件是否涉嫌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呢?为什么这种广告在一些视频社交平台上如此火爆?
01 追查下落是真是假?
那么 , 这个应用程序有宣传的功能吗?
采访人员首先选择了微智宝App 。下载后 , 输入同事的手机号 , 点击查看位置 , 弹出支付界面 。价格是一个月138元 , 不算便宜 , 但如果延长期限 , 价格立马便宜——一个季度148元 , 半年178元 , 一年248元 。但是付款后输入同事的手机号 , 却发现安卓手机无法与苹果手机互联和兼容 。
随后 , 采访人员尝试下载了一款名为“袋鼠”的应用 。进入界面后也弹出购买界面 , 价格为128元/月 。
采访人员购买后 , 输入同事的手机号 , 弹出对话框:必须在对方同意并下载注册成功后才能实现该功能 。
不过 , 这一系列操作在App广告中并未提及 。

浅谈定位软件寻人真实度  手机号码定位寻人软件是真的吗

文章插图
同事按照提示 , 完成同意隐私条款、注册手机号、开启手机GPS等一系列操作 。
从个人经验来看 , 获取对方地理位置信息和行踪信息的过程需要得到对方的同意 , 并且相应的软件应用程序必须实时在线 。
宁波大学法学院民商法研究所副所长、宁波大学互联网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徐伟在了解整个过程后表示 , 从目前掌握的信息来看 , 这类APP有暂时没有触犯法律 。
他说 , 根据现行法律 , 如果在未经当事人同意的情况下使用位置信息 , 则违反了刑法、民法、网络安全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和电子商务法 。和其他法律法规 。
虽然应用程序本身并不违法 , 但也会出现问题 。
如果夫妻或同事在对方不知情的情况下 , 在对方手机上安装并启动软件 , 然后隐藏图标监控对方行踪 , 是否构成犯罪?
徐伟表示 , 无论是夫妻、家人还是同事 , 在一方不知情的情况下 , 利用此类软件获取对方地理位置信息 , 均构成非法收集他人个人信息 。同时 , 由于地理位置信息属于比较敏感的隐私信息 , 这种行为也侵犯了对方的隐私权 。根据民法典第1032条 , 自然人享有隐私权 。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以窥探、侵入、披露或披露等方式侵犯他人隐私 。
另外 , 还有一个问题:既然此类软件需要得到对方的同意才能使用 , 而在广告视频的宣传中却没有提及这一点 , 是否存在虚假宣传诱使他人下载?
对此 , 徐伟也做出了解释:
要合法地构成虚假广告 , 必须满足两个条件:一是广告内容虚假或具有误导性 。二是欺骗、误导消费者的客观后果 。在这则广告中 , 广告主并未在广告中注明该软件需要得到对方同意方可查看定位 , 涉嫌故意隐瞒某些信息误导消费者 。
但是 , “隐瞒”是否构成虚假宣传 , 取决于广告商是否具有告知消费者的强制性法律义务 , 因为并非所有隐瞒都构成虚假宣传 , 广告商需要在广告中说明各种细节 。可能影响消费者的信息既不现实也没有必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