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冷静期是怎么回事?设置离婚冷静期的原因是什么

离婚冷静期设置仍存争议 。12月24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分组民法典各分编草案 。有委员建议应设立离婚冷静期甄别机制,涉及重婚、家暴、遗弃、恶习等情形,没有必要给予冷静期 。
澎湃新闻注意到,民法典婚姻家庭编草案第1077条规定了离婚冷静期:自婚姻登记机关收到离婚登记申请之日起三十日内,任何一方不愿意离婚的,可以向婚姻登记机关撤回离婚登记申请 。
前款规定期间届满后三十日内的,双方应当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发给离婚证;未申请的,视为撤回离婚登记申请 。

离婚冷静期是怎么回事?设置离婚冷静期的原因是什么

文章插图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李钺锋说,从立法的本意来看是避免婚姻当事人轻率离婚、冲动离婚,以维护家庭稳定 。
“当前一些法院在离婚案件中也探索设立离婚冷静期制度,在婚姻双方当事人均同意的情况下,给予一定期限的冷静期,冷静期满后法院根据双方当事人态度决定是否进入离婚诉讼程序,产生了较好的社会效果 。”李钺锋表示,但实践中,并不是所有的登记离婚都是冲动离婚,“一般而言,对于存在如重婚、家暴、遗弃、恶习等情形的,则没有必要设置冷静期” 。
离婚冷静期是怎么回事?设置离婚冷静期的原因是什么

文章插图
在李钺锋看来,前述草案已从正面规定设立冷静期的条件,但未从反面规定不必设立冷静期的情形,有待完善,应设立甄别机制 。
为此,他建议在草案1077条后增加一款作为第三款:存在以下情形的,可不设置冷静期:(一)重婚或者与他人同居;(二)实施家庭暴力或者虐待、遗弃家庭成员;(三)有赌博、吸毒等恶习屡教不改;(四)因感情不和分居满二年 。
【离婚冷静期是怎么回事?设置离婚冷静期的原因是什么】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