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缢什么意思?古代自缢是什么意思( 二 )


?生命的结束开始于血的流失,古人因为对于生命的重视,自然的对于血也产生了崇拜之情,在春秋时期,血崇拜的两个最重要的表现便是血祭与血盟 。
血盟,是血崇拜的另一种表现 。血盟之事在春秋时期十分的常见,在此仅举一例,《左传·定公四年》记载,楚国大败于吴国,楚昭王逃亡到随国,吴军追击到随国,要求随国交出楚昭王,随人拒绝,楚昭王于是割破子期心口取血而与随国人盟誓 。“王割子期之心,以与随人盟 。”
笔者认为春秋时人用自缢的方式自杀,与血崇拜的观念有着紧密的联系 。
第一,血液当中寄托着生命与灵魂,即便自杀者选择了结束自己的生命,但是因为灵魂观念的存在,他们也不希望灵魂随着血的流失而逝去 。
第二,春秋时人考虑的便是血的禁忌,“祭服敝则焚之,祭器敝则埋之,龟筴敝则埋之,牲死则埋之”,对其血液掩埋的目的,郑玄注:“此皆不欲人亵之也 。”
自缢者可能同样不想让人玷污了自己的血液,所以才采用这种不流血的自杀方式 。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谢谢 。
【自缢什么意思?古代自缢是什么意思】

自缢什么意思?古代自缢是什么意思

文章插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