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生病后,应该怎么喝水?宝宝缺水怎么补水


孩子生病后,应该怎么喝水?宝宝缺水怎么补水

文章插图
需要补水的情况
1、丢失过多;
2、摄入不足 。
丢失过多的常见的情况有 1、呕吐
2、腹泻
3、剧烈运动或高温下大量出汗(例如中暑)
4、高热
5、排尿多(例如使用利尿剂或糖尿病)
6、喘息或气促
摄入不足的常见的情况有 1、咽痛:疱疹性咽峡炎
2、呼吸不畅(例如严重鼻塞)
3、恶心、反胃等消化道不适
4、牙痛等口腔不适
5、神经性厌食
没有上诉风险的情况下(轻微的咳嗽、流鼻涕),只需要按照平时的进食安排,保证平时的水分摄入量,不需要额外多喝水 。
预防脱水
原则就是,丢失多少补多少 。
每日摄入总量=平时摄入量+继续丢失液体量 。
继续丢失液体量的计算方法:可以估算出丢失液体的量的情况,比如腹泻、呕吐等情况,在液体丢失后4小时内将这一部分补充完毕 。不能判断实际丢失量(发热、出汗、喘息),额外补充液体量可以按照以下公式计算每小时补充的丢失液体量:50ml/kg÷24(按照轻度脱水丢失液体的风险) 。
补充继续丢失的液体选用:对于6个月以下纯母乳喂养的婴儿,尽量纯母乳喂养!额外补充液体也可以用母乳,通过增加喂奶餐次补充额外液体 。配方奶喂养的孩子或者6个月以上的婴儿及儿童,配方奶不需要稀释,稀释后的配方奶渗透压的改变会引起肠道不适 。额外液体建议使用口服补液盐,不建议饮用果汁、鸡汤以及运动饮料(下文会有详细解释) 。
及时发现脱水 及时评估孩子是否有脱水以及脱水状态,一旦有脱水的表现,需要立刻开始补充已经丢失的这部分液体 。
【孩子生病后,应该怎么喝水?宝宝缺水怎么补水】
脱水后怎么补液
轻度脱水(丢失液体为体重的5%) 首先,计算已经丢失的液体量,按照轻度脱水水分丢失占体重的5%计算已经丢失液体量为50ml/kg,举例:一个10kg的儿童需要补充已丢失的液体量为500ml 。补充已丢失液体量,首选口服补液盐,4小时内补充完毕 。再按照预防脱水的方法进行补充,即平时摄入量+继续丢失液体量,因此,对于轻度脱水的孩子,每日摄入总量=已经丢失的液体(4小时补充完毕)+平时摄入量+继续丢失液体量(每次丢失液体后4小时内补充完毕)
中度-重度的脱水 在继续补充液体的同时,需要到医院让医生判断 。
需要到医院就诊的情况,在家通过口服补充液失败(不能进食),需要到医院就诊,让医生帮助补充液体 。
关于液体的选择,口服补液盐是经过多年的研究和试验后而制定的最佳预防脱水的配方,因此,最好在家中常备口服补液盐 。
世界卫生组织规定的口服补液盐的成分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渗透压在合适的范围:200到310 mOsm/L之间
糖与钠的摩尔浓度相等
糖浓度<20 g/L (111 mmol/L)
钠的浓度在60—90 mEq/L
钾的浓度在15—25 mEq/L
柠檬酸盐浓度8 —12 mmol/L
氯的浓度在50—80 mEq/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