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螺旋藻

天然螺旋藻【天然螺旋藻】螺旋藻是一种古老的生物,根据科研考察发现,天然螺旋藻在地球上已生存了35亿年之久,这也是人类迄今为止所发现的含营养素成分最多的食物 。
基本介绍中文名:天然螺旋藻
实质:古老的生物
地位:含营养素成分最多的食物
生存:35亿年之久
简介营养学专家证实天然的螺旋藻是最优秀的纯天然蛋白质食品源,

天然螺旋藻

文章插图
显微镜下的螺旋藻并且是蛋白质含量高达60-70%,且消化吸收率高达95%以上 。它含有的维生素及矿物质含量极为丰富,包括维生素B1、B2、维生素E、维生素K等,并含锌、铁、钾等微量元素 。螺旋藻含有的不饱和脂肪酸是清除血脂、调节血压、降低胆固醇的理想物质 。生长习性温度:最适範围在30~37℃之间;光照:最适光照强度约在30000~35000勒克斯之间;盐度:钝顶螺旋藻原生长在硷性水中,可以被驯化培养在正常的海水中;酸硷度:最适範围约在pH8.6~9.5之间 。物种分类螺旋藻在生物学分类地位上属于蓝藻门、蓝藻纲、藻殖段目、颤藻科、螺旋藻属 。螺旋藻种类主要有极大螺旋藻、钝顶螺旋藻、盐泽螺旋藻三类 。常用于培养的螺旋藻有钝顶螺旋藻、极大螺旋藻和盐泽螺旋藻 。钝顶螺旋藻和极大螺旋藻两个品种是螺旋藻品种中最优良的 。作为保健品的主要是极大螺旋藻、钝顶螺旋藻 。价值上世纪六十年代法国科学家发现,天然螺旋藻富含的亚油酸、VE等物质、γ-亚麻酸等能有效降低血脂 。其中,螺旋藻中γ-亚麻酸含量是人乳的500倍,具有调节人体血脂的功能,能有效降“三高(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 。并能调节血压、缓解动脉硬化、预防冠心病、净化血液、抑制胆固醇合成、促进细胞增生等保健作用 。与此同时,螺旋藻中的丝氨酸、甲硫氨酸、叶绿素等可以使血压下降 。
天然螺旋藻

文章插图
螺旋藻的价值养殖由于养殖环境不断受污染以及除金属技术不达标,养殖螺旋藻普遍存在重金属超标的问题,对人体健康形成危害,而重金属含量是否达标已经成为衡量螺旋藻质量的最主要指标之一 。得益于优异的养殖环境以及国际顶级重金属去除技术,康途网益寿堂螺旋藻片的重金属指标远远低于国家标準,所以天然的螺旋藻在养殖基础上就较传统养殖的螺旋藻具有一定优势 。目前螺旋藻的来源存在如下四种方式:1.简易养殖 。主要是指设备简单,养殖池可以就地取材,只要不漏水就行 。池深30厘米,面积应儘可能地大一些,可按一个成年人1.5m2计 。这种养殖技术得到的螺旋藻受污染严重 。2.天然湖泊养殖 。这也就是天然螺旋藻的来源 。螺旋藻原本是自然生长在鹹水湖泊中的原始藻,利用天然湖泊养殖是最原始、也是最经济的生产方式 。其对设备要求很低,只需在打涝和加工上投资,湖水的肥力可以由其自然恢复 。但由于螺旋藻对光照、温度、PH值等有特殊要求,不是所有湖泊都能养殖,而应通过实验、研究,比如选择云南省程海湖等适宜其生殖的湖泊进行养殖 。
天然螺旋藻

文章插图
云南程海3.工厂集约化养殖 。设备先进,规模宏伟,要求严格 。当前,养殖池以跑道式椭圆形水泥池为好;养殖面积最好是1.5万m2为一个单元 。可採用开放式培养,也可进行封闭式生产 。开放式培养是一种接近自然的生产方式,分淡水制、海水制,多数培养池都设计成可循环式,用搅拌机搅动,培养液的深度为15-25cm,以日光为光源和热源 。封闭式生产是指在一密闭的生物反应器内藉助自然光或人工光照进行工厂化繁殖螺旋藻的一种生产方式 。具体说来,又可分为自然光源(自然光源生物反应器)和人工光源(人工光源生物反应器)两种方式 。4.家庭个人养殖 。食用方法一般我们没有直接食用原始状态的螺旋藻,都是採用螺旋藻粉或者片状,其色彩一般是均匀的黑绿色或蓝绿色,可适量加于许多菜中以增加其蛋白质和维生素含量 。用螺旋藻粉做汤、麵包、沙拉等味道都很好,耗粉不多即可给食物染上墨绿色 。螺旋藻像许多天然食物一样,加热会破坏其丰富的营养,因此製做食品时,要儘可能少加热 。享用螺旋藻粉最容易的方法是在食物搅拌器中将其加到你喜欢的果、菜汁中,食用量可从少到多,逐渐适应 。许多常食者每次喝饮料时可吃10克螺旋藻粉 。食用螺旋藻粉后30分钟内,人的身体便会有所反应,因为粉剂特别易于消化吸收 。螺旋藻饮料每天一至二次(正餐之间或取代正餐),便能及时提供能量和营养 。製成片剂和胶囊使螺旋藻更加方便携带 。大部分片剂含螺旋藻200—600毫克,而胶囊含400毫克或更少 。製作片剂和胶囊时,添加最少量的辅料压片成形或在外层套易溶食用膜,可在就餐前半小时至一小时或饭后服片剂或胶囊 。若一天中某些时候感觉精力不济,随时吃几片螺旋藻,一、二小时后身体一般会有较好反应 。在喝了酸性饮料,如咖啡、酒后,就着吃几片螺旋藻片或胶囊也会很有帮助 。另外,食用螺旋藻还有以下几点建议:①别把湿勺伸进螺旋藻粉瓶内,或直接一勺螺旋藻粉倒入液体中,要边搅拌边缓慢地加入,以免凝结 。②乾螺旋藻粉会吸湿,用后需拧紧瓶盖 。③无需放冰柜里,但应置于阴凉、乾燥的暗处 。培养螺旋藻生长的温度条件为18~40℃,最适为28~34℃,光照强度以3~3.5万勒克斯为最佳,但在生长初期要阴暗一点,可採用竹帘等物遮光 。培养池的设计主要应考虑搅拌和採收的方便,一般採用迴路式结构,高45厘米左右,也可利用对虾育苗结束后的育苗池来培育 。螺旋藻培养液可用经过滤的淡水或半硷水来配製,淡水培养液可用CFTRI配方(每立方米水体加碳酸氢钠4500克、磷酸氢钾500克、硝酸钠1500克、硫酸钾1000克、粗製海盐1000克、硫酸镁200克、氯化钙40克、硫酸铁10克)或T4配方(每立方水体加小苏打4500克、农用尿素100克、农用钙镁磷肥800克、农用硫酸钾1000克、粗製海盐1000克),半硷水可由海水和淡水各半混合,每立方水体再加小苏打4500克、尿素100克、磷酸二氢钾500克,培养液的pH值保持在9~11左右 。池中培养液的深度以20厘米左右为好 。从藻种培养到大池生产可採用分级扩大形式,每级扩大比例为1∶3~4 。接种时间最好安排在晚间,接种浓度一般控制在使培养液光密度达到0.1左右 。培养过程中最好保持培养液流动,这可由水车式搅拌器或潜水泵来完成 。在培养液光密度达到0.4左右时即可採收,採收系统可设计成自流或泵流过滤的形式,滤器用尼龙筛网布製作,上层滤网25目左右,用以滤去杂质,下层滤网50×150目左右(因所用藻株的藻体大小而异),用以滤起藻泥,每次採收量控制在总生物量的2/5左右,在光温及营养条件良好的情况下,一般隔3~5天就可採收1次 。採收起的藻泥用清水沖洗几次再经离心机脱水后切成小块,在日光下自然晒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