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墨卡通片


水墨卡通片

文章插图
水墨卡通片【水墨卡通片】1960年中国诞生了两种新的美术片形式:摺纸片和水墨卡通片 。水墨卡通片可以称得上是中国动画的一大创举 。它将传统的中国水墨画引入到动画製作中,那种虚虚实实的意境和轻灵优雅的画面使卡通片的艺术格调有了重大的突破 。代表作有《小蝌蚪找妈妈》,曾获得巨大成就
基本介绍导演:周克勤
中文名:水墨卡通片
其他名称:Ink Animation
动画製作:上海美术电影製片厂
代表作:《小蝌蚪找妈妈》
水墨动画水墨卡通片是中国艺术家创造的动画艺术新品种 。它以中国水墨画技法作为人物造型和环境空间造型的表现手段,运用动画拍摄的特殊处理技术把水墨画形象和构图逐一拍摄下来,通过连续放映形成浓淡虚实活动的水墨画影象的卡通片 。上海美影厂水墨卡通片是上海美术电影製片厂于60年代初试製成功的片种 。一般动画人物的造型,都是採用“单线平涂”,而水墨卡通片却具有中国民族绘画的优良传统即水墨画的特点 。人物造型既没有边缘线,又不是平涂,而能从影片上表现出毛笔画在宣纸上的效果 。水墨卡通片为中国电影艺术实现民族化、民众化,开闢了一条新道路 。从1961年到1995年,上海美影厂共摄製水墨卡通片4部 。每一部都有其特色,都有创新,都有所前进 。片断1960年1月31日,陈毅副总理参观上海美术电影製片厂在北京举行的“中国美术电影展览会”时,对美术电影工作人员说:“你们能把齐白石的画动起来就更好了 。”同年2月,上海美影厂成立了由阿达负责人物和背景设计、吕晋负责绘製动画、段孝萱负责拍摄和洗印技术的试验小组,经近三个月的时间,使《水墨卡通片断》试验获得成功 。1961年7月,美影摄製成功了中国第一部水墨卡通片《小蝌蚪找妈妈》,宣告了中国水墨动画片首创成功,该製作技术获得了文化部科技成果一等奖,中国国家科技发明二等奖 。六十年代《小蝌蚪找妈妈》集体编导,背景设计郑少如、方澎年,动画设计唐澄、邬强、戴铁郎、阿达、吕晋、严定宪、矫野松等,艺术指导特伟、技术指导钱家骏,摄影段孝萱、游涌、王世荣,1961年7月美影摄製完成 。
水墨卡通片

文章插图
小蝌蚪找妈妈第一部水墨卡通片《小蝌蚪找妈妈》,其中的小动物造型取自齐白石笔下 。与一般的卡通片不同,水墨动画没有轮廓线,水墨在宣纸上自然渲染,浑然天成,一个个场景就是一幅幅出色的水墨画 。角色的动作和表情优美灵动,泼墨山水的背景豪放壮丽,柔和的笔调充满诗意 。它体现了中国画“似与不似之间”的美学,意境深远 。由于要分层渲染着色,製作工艺非常複杂,一部短片所耗费大量时间和人力是惊人的 。美影厂对水墨片投入巨大,製作班底也是异常雄厚,除了特伟、钱家骏这样的老一辈动画大师,就连国画名家李可染、程十髮也曾参与艺术指导 。正是因为这样不惜工本的艺术追求,中国水墨动画在国际上博得了交口称讚,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敢于同中国人的耐心竞争,日本动画界甚至称之为“奇蹟” 。可是也正因为艺术价值同商业价值的脱离,也使得水墨动画面临着无以为继的尴尬 。艺术之宫影片根据方惠珍、盛璐德创作的同名童话改编,取材于画家齐白石创作的鱼、虾等形象 。影片开头是银幕上出现一本素雅的中国画画册,封面打开后,是一幅幽静的荷塘小景,镜头渐渐向画面推去,古琴和琵琶乐曲悠扬而起,把观众带进一个优美抒情的水墨画世界 。池塘里的小蝌蚪慢慢蠕动起来,它们不知道自己的妈妈是什幺样子,于是开始寻找妈妈……它们经过误认金鱼、螃蟹、小乌龟、鲶鱼为自己妈妈的一个又一个波折,终于找到了自己的妈妈 。它告诉人们一个深刻道理:有志者事竟成 。影片里小蝌蚪活泼可爱,犹如一群天真无邪的孩子 。漫画家方成说:“这部片子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 。可以说每个镜头都是一幅动人的画面,使观众感到象是走进了艺术之宫 。”世界报法国《世界报》评论这部影片时讚扬说:“中国水墨画,画的景色柔和,笔调细緻,以及表示忧虑、犹豫和快乐的动作,使这部影片产生了魅力和诗意 。”1962年,茅盾看了这部影片,写下诗一首:“白石世所珍,俊逸复清新 。荣宝擅複製,往往可乱真 。何期影坛彦,创造惊鬼神 。名画真能动,潜翔栩如生 。柳叶乱飘雨,芙渠发幽香 。蝌蚪找妈妈,奔走询问忙 。只缘执一体,再三认错娘 。莫笑蝌蚪傻,人亦有如此 。认识不全面,好心办坏事 。莫笑故事诞,此中有哲理 。画意与诗情,三美此全具 。”1962年影片获第一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美术片奖,1961年获瑞士第十四届洛迦诺国际电影节短片银帆奖,1962年获法国第四届安纳西国际动画节短片特别奖和1964年第四届坎城国际电影节荣誉奖,1978年获南斯拉夫第三届萨格勒布国际动画电影节一等奖,1981年获法国蓬皮杜文化中心第四届国际青少年电影节二等奖 。牧笛《牧笛》是一部童话题材的影片,编剧特伟,导演特伟、钱家骏,摄影段孝萱,背景设计方齐众,动画设计邬强、矫野松、林文肖、戴铁郎,绘景方澎年、秦一真,笛子独奏陆春龄 。1963年12月美影摄製完成 。影片用抒情的笔触,描绘了这样一个故事:初夏的早晨,江南田野,一个天真活泼的牧童骑着水牛去放牛,做了一个梦,牛忽然失蹤了,原来牛被飞流千尺的瀑布所吸引 。牧童唤它,它不动 。牧童从风竹发出的音响有所领悟,削竹为笛,吹奏出悠扬悦耳的乐曲,水牛被笛声吸引到牧童身边 。他骑上牛背,踏着暮色的田埂,悠然归去……影片故事简单,通过牧童“失牛、找牛、得牛”的情节,抒发牧童与水牛间的亲密关係,最后牧童用竹笛的音乐战胜了代表大自然的瀑布,赢得水牛归来,从而完成影片的主题:“艺术高于自然 。”影片中水牛是根据画家李可染的风格绘製的 。李可染画的水牛,气宇轩昂,质朴无华,有独特风姿 。为了这部影片,他特地画了十四幅水牛和牧童的水墨画,给绘製组作参考 。影片聘请山水画家方济众担任背景设计 。《牧笛》背景採用了中国江南景色:小桥流水、杨柳成行、竹林幽深、田野风光 。并借牧童一路找牛,展现中国山水画中常见的高山峻岭和飞流千尺的气象,达到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意境 。整个影片充满诗情画意,是一幅清丽淡雅的放牧图,也是一首质朴隽永的田园诗,又是一曲娓娓动听的交响乐 。画面优美,意境深远,节奏流畅,给观众以美的享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