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丰碑淠史杭——写在沟通长江、淮河两大流域的特大型灌区开工建设65周年之际 中国历史50大世界之最( 二 )


在工地上,许芳华和100多名女同志组成“刘胡兰战斗连”,每天挑着近百斤的土方来回运送几十趟,肩膀磨破了就加块肩垫继续干,遇到雨天干脆赤脚干 。许芳华至今还保留着一个当时上工时用的肩垫,当年的血渍依稀可见 。她说,修建淠史杭让她有了“铁肩铁脚”,至今赤脚走石子路都不会觉得疼,因为脚底板那时就磨出了厚厚的老茧 。
宁愿苦斗,不愿苦熬 。据记载,淠史杭工程开建后,以黄继光、刘胡兰、铁姑娘等命名的各类突击队、战斗队有6400多个;最高时日上工人数达80万人之多;整个工程完成了约6亿立方米的土方工程 。开山劈岭需要工具,工人在现场支起红炉,锻打锹、镐、钎;没有木料,人们拿出家中的木料甚至卸下门板 。靠着自力更生,硬是凿出了密布丘陵冈峦的一座座渠系建筑物 。
“革命精神,科学态度 。”这是赵子厚生前挂在家中的一幅字 。他对子女说,这就是淠史杭工程的建设经验 。
时任赵子厚的秘书张洪祥回忆,淠史杭所有的重点工程、所有的总渠、支渠,都不是在办公室定的,也不是在地图上画出来的,而是赵子厚带着干部和技术人员,一步一步走着看,徒步跋涉勘测出来的 。赵子厚的儿子赵洪告诉采访人员,因为父亲常年在一线跑太废鞋,家人专门给父亲纳了厚鞋底 。
淠史杭开工之初,关于渠道走向产生过激烈争论 。技术人员建议走直线低线,省工省时 。赵子厚建议傍丘岗半挖半填不占田 。争执不下最后来到村民中听取意见 。听到村民们说,政府修水利是行善积德,但田地好比饭锅,取水砸锅,不是要把老本都赔掉吗?大家不再争论,一致决定淠史杭水走高线 。而这一做法,也将灌溉面积从200万亩以下,扩大到1100万亩以上 。
中国工程院院士王超说,淠史杭工程虽然建设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的艰苦年代,但工程的科学性和创造性仍让今人佩服 。
傍晚时分,在安徽省六安市舒城县张母桥镇,村民们常摇着蒲扇来到附近一座大桥上纳凉 。桥上没有穿梭往来的汽车、行人,唯有桥面一渠静水深流 。站在这座约30米高的桥上举目四望,桥下阡陌纵横,远处青山叠翠 。
这是被称为“水桥”的将军山渡槽,可谓淠史杭工程的又一创举 。当地人形容:“舒城有座将军山,飞落天河飘山间 。鲤鱼常在雾里跳,行人可在云中穿 。”将军山渡槽连接六安的舒城县和金安区,从龙河口水库引水,灌溉金安区施桥、张店、双河等乡镇十余万亩农田,并沟通淠河、杭埠河两大灌区,起到相互调节水量和通航灌溉的作用 。
从水走高线的干渠设计到凌空飞渡的“水桥”,从倒虹吸建设“河下河”到不用一袋水泥、不用一根钢筋的土石坝,在淠史杭建设的火热工地上,建设者们以无畏的勇气和创新的精神巧夺天工,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了不起的水利奇迹” 。如今,淠史杭灌区已经成为新中国成立后建成的特大型灌区,有效灌溉面积1060万亩,惠及皖豫两省4市17个县区,形成固定渠道绵延2.5万公里,加上1200多座中小水库、21万多座塘堰的“长藤结瓜”式的宏大水网 。
中国灌区协会会长李仰斌说,淠史杭工程在国家水网中举足轻重,是少有的渠走丘陵的灌溉系统,工程建设类型丰富,是一部写在大地上的农田水利教科书,更是一部党为了人民、依靠人民勠力同心创造的治水丰碑 。
岁至耄耋,许多歌谣已经记忆模糊,唯有一首歌,许芳华还会轻声哼唱:“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如今,许芳华的家乡已经告别了昔日的水旱贫瘠,江淮丘陵在淠史杭工程的润泽之下已是流水潺潺的岭上江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