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明英宗统治的正统朝,“土木堡之变”堪称是今人最耳熟能详的大事件 。明英宗正统十四年七月,瓦剌首领也先兵分三路,悍然发动了对明王朝的全面进攻 。明英宗朱祁镇仅经过3天准备,就率领号称50万的大*北征,遭瓦剌*合围,被围困在土木堡 。八月十五日,瓦剌发动总攻,一举击破明朝大*,俘虏明英宗朱祁镇,成为明王朝立国以来的奇耻大辱 。历代以来,也多为后人所感慨哀叹 。论及罪责,也时常归责为“王振擅权”“草率出征”,但如果细细审视从明朝宣德时代到正统时代20多年的政局变迁,便可见真相并非如此简单 。
图片来源于网络
先看“大背景”:第一个要为土木堡之变“买单”的人,就是永乐皇帝朱棣 。朱棣在位时,5次北征蒙古,沉重打击鞑靼、瓦剌诸部势力,可谓武功赫赫 。但在他最早起兵的“靖难之役”后,为酬谢兀良哈三卫的出兵相助,将原属宁王的内蒙古兴宁地区尽数划拨给了兀良哈,不但使兀良哈三卫实力大增,渐成明朝边患,更使明朝北部“九边”顿失屏障 。
朱棣?年的三次北征,虽沉重打击了蒙古鞑靼部,却使一直与鞑靼争锋的瓦剌部坐大,被明朝在蒙古草原上穷追了一辈子的鞑靼“兴宁王”阿鲁台,没*在明*手中,最终被瓦剌击毙,瓦剌也借此成为蒙古高原实力最强的一支,其“发家”历史,实拜朱棣所赐 。此外,朱棣将辽东的谷王、韩王、辽王尽数内迁,留当地女真在辽东地区“自治”,结果至明英宗正统初年,辽东女真各部皆被瓦剌收复,成为其南下侵略的辅助力量 。而得到兴宁重地的兀良哈三卫,也不甘再听命于明朝,反与瓦剌相互勾连 。时人常以宦*王振为土木堡之败的“祸首”,但宦*参政,也是从朱棣时?开始 。
朱祁镇的父亲朱瞻基,同样对土木堡之败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对内方面,朱瞻基施行“仁政”,对诸多亲贵的违法行为特别是土地兼并行为颇多姑息,不但造成后来牵制明王朝精力的流民起义,更令朱元璋时代确?的“*屯”制大受破坏 。宣德五年(公元1430年),监察御史陈祚就曾奏报说:“辽东边地,*田被侵已达三成 。”宣德六年,兵科给事中杨亮又揭发诸多亲贵“擅调边*为奴”的行为 。宣德七年,河南巡抚李昌淇也上奏当地*屯土地“多被势家大户侵占,士兵无地却苦于赋役”的惨状 。宣德八年,刑部右侍郎魏源揭发了宣府大同诸边地,将*侵占*屯日甚,以至兵户四散逃亡” 。如此种种,明宣宗皆不了了之 。
“*屯”没有保证,*队战斗力当然被削弱 。明宣宗的国防政策也非常保守,撤掉开平卫不说,还对众边将赋诗说“慎守只需师李牧,贪功何用学陈汤” 。结果“李牧”没学来,防线却内缩严重 。瓦剌也先太平、孛罗二首领,其族人多怨愤,数次到明廷哭诉,请求明王朝做主,杨士奇却说“夷狄相攻,乃中国之利” 。明王朝最终袖手旁观,坐看了瓦剌的崛起 。瓦剌正统十四年的南侵之祸,从此时就已注定 。至于再说到土木堡之败的“祸首”王振,明朝宦*掌握批阅奏折大权的“司礼监”,恰是明宣宗在位时所设 。
图片来源于网络
“历史遗留问题”讲完了,那么做为“当事人”的明英宗,以及被看做“罪魁祸首”的大公公王振,又该负多大的责任?且让我们从正统朝的朝局开始 。
明英宗9岁登基后在位的正统朝,历来评价不高,个别历史学家还把它看做“明王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 。而因后人对王振的种种抨击,这14年更被许多人看作王振一手遮天,残害忠良,朝政糜烂的“黑暗时代” 。要了解真相,还需看王振本人:王振,河北蔚县人,原是个不得志的教书先生,宣德年间主动报名入宫,进入“内书堂”,侍奉太子朱祁镇读书,凭“矬子拔将*”(宫里太监多不识字)的一身才学,很快被明宣宗任命为“东宫侍读”,深得尚是孩童的朱祁镇的敬重,平日对他的称呼都是“王先生” 。朱祁镇即位后,王振被任命为“司礼监掌印太监”,正式成为宦*之首 。但是在正统朝初期,他离“一手遮天”差很远 。
- 李世民的贞观之治为什么不能称之为盛世
- 女皇武则天为什么要将越王李贞枭首示众?
- 朱元璋为什么不传位给朱棣?这里有个天大的秘密
- 上网行为管控软件有哪些?
- 郑源《开门大吉》为选手圆梦献唱一万个理由 开门大吉吉尼斯记录
- 唐代著名书法家褚遂良书法:《临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历史上临写兰亭序之最
- 墨门云终端行为趋势报表,泄密风险提前预警
- 初中生最高效的记笔记方法,初中生记笔记应分为几板块
- 青岛短租
- 时尚购物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