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酒人的“角色”有哪些? 中国之最大允石( 二 )


唐代,人们盛传的八仙是指李白、贺知章、李适之、汝阳王进、崔宗之、苏晋、张旭、焦遂 。《新唐书卷二百二·李白传》把他们叫作“酒八仙” 。至今仍是最流行的说法之一 。
可想而知,“酒仙”酒非一般人士 。李白自称“酒仙”,后来这一“资质”再没有人敢用了 。不仅仅是仙气杳杳,就是单单论酒力与诗力的功夫来说,一般人也难匹敌 。所以,那些富有自知之明的文人白居易也只好自命“醉尹”,欧阳修也不得不自称“醉翁”,这个“仙”字谁也不敢碰,甚至连“酒”字也不敢沾光了 。
酒仙是玩儿酒之人,白居易在《卯时酒》中说:“一杯置掌上,三咽入腹内 。煕若春贯肠,喧如日灼背 。”延续至今,还有不少人喜欢说: “前三杯”、“三杯过后尽开言”之类的酒词 。其感觉可意会,难以言传 。
李白一生嗜酒,也秀出来半个盛唐 。喝进去的是酒,吐出来的是诗,灵感借着酒劲毫无顾忌地挥洒,他敢叫高力士为他脱靴,敢叫杨贵妃为他磨墨,干举杯邀月,敢质问苍天 。杜子美在在《饮中八仙歌》中写到“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 。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
这四句诗,一写出了酒与李白的诗作的密切联系,二写出了李白平易近人而接地气的风格,三反映出了李白蔑视帝王尊严的那种心态 。
许多平民百姓喜欢李白,称他为诗仙、酒仙 。为了称颂和怀念这位伟大的诗人,历史上的酒店内外,不少店家都挂着“太白遗风”、“太白世家”的招牌 。“酒仙李白”之说也随之流传下来了 。
也有人称杜浦为“酒仙” 。据他自己说:“往西十四五,出游翰场……性豪业嗜酒,嫉恶怀刚肠……隐酣视八极,俗物多茫茫 。”那时杜浦酒已经是酒中豪杰了,到了壮年便已锤炼成“仙”了 。
杜浦同李白在一起便是有景同赏,有福同享,有酒同醉,情如手足 。杜浦在长安任左拾遗,作为一个监察部长任然和往常一样纵酒作乐 。“朝回日日典青衣,每日江头尽醉归 。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希 。”这时候杜浦生活拘谨,已是入不敷出,到了典当衣服来换酒喝的地步来了,仍然还要“每日江头尽醉归” 。
看来,那时的杜浦丝毫没有保健、养生意识,也不想长寿,好像每天“尽醉”真的可以成“仙”似的 。最终,还是因酒体弱,支撑不下去了,在一个风雨之夜与世长辞了 。
历史上不乏“酒仙”,就杜子美《饮中八仙》里提到的就有诗人贺知章、汝阳王李琎、左相李适之、高富美崔宗之、素食主义者苏晋、书法家张旭、辩论行家焦遂和诗仙李白等八位 。现代的“酒仙”可谓多如牛毛,实际上根本没有评比程序和规则,也不需要那些部门认可,都是大家随口一说而已 。
酒星;大匠、太中少府孔融曾高谈阔论:“天锤酒星之耀,地列酒泉之郡,人著旨酒之德 。”李白《月下独酌》中写到:“天若不爱酒,酒星不在天 。地若不爱酒,地应无酒泉 。”地上的“酒泉”只有一个,天上的“酒星”可是数不清呀 。
有书记载,“酒星”也称之为“酒三星”,是能够找到的,悬挂在天空中的星座 。其实,我们所说的“酒星”也是相对“酒鬼”、“酒腻子”而言的 。
“酒星”饮酒讲究德量 。所谓德量,指的是饮酒要有节制,适可而止,恰到好处 。孔圣人曾说:“唯酒无量,不及乱 。”古人对饮酒之量特别有研究,认为:“以半为好”,有诗为证:“好花乘看半开时,好酒宜在半醉中 。”“饮随人量”不但能品出酒中之味,还能品出人生百味 。将人生酒的意境联系起来,超凡脱俗 。